作者文章归档:景素奇

腾驹达猎头公司创始人
2003年3月创办腾驹达猎头公司,专注于高端猎头服务。经过12年的持续创新和快速发展,腾驹达猎头形成了独特完备的猎头服务体系及运作流程和职业背景采集体系,并拥有强大的全球在线人才服务系统和高端的多专业、多领域专业猎头顾问团队,已为众多外资企业、集团化企业、行业内知名企业和快速发展的民营企业提供大量所需高级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目前,腾驹达已是中国高端猎头领域“最值得信赖的猎头”公司,并于全行业30000家猎头机构中,2014年荣膺为中国猎头专委会秘书长单位。
2005年创办国际人力资本网(www.timehr.com),出任总裁。该网站是集高端猎头服务、网络高端招聘、人才测评、培训、资讯、高端职场咨询等功能性门户网站,是行业内的高端专业性人力资本交流的平台,是领袖经理人的总部基地。

公益活动
景素奇十多年来,持续不断地为职场人士、高校学子提供了公益服务。
2004年6月10日,景素奇代表腾驹达,联合《中外管理》编辑部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及8位创始人发起创办奇正管理俱乐部,出任奇正管理俱乐部主任,到目前为止包括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内的支持联办的机构已达10多家。十年多来,奇正管理俱乐部已成功举办近500期奇正管理沙龙,5场大型管理年会,7期“与大学学子面对面”,7期“HR实战论坛”及HR沙龙,月度的上海、深圳管理沙龙等,另外还举办有奇正老板沙龙,国际职业经理人沙龙,累计有数万人次免费参加了活动。尤其是每周四晚举办的奇正管理沙龙,目前已经成为管理界口碑最佳的管理沙龙,而且也是连续举办时间最长的管理沙龙,仅北京奇正管理沙龙就举办了440余期。2013年被中国商学院领袖年会组委会评选为中国商学院“10大最具影响力活动”。随着微信的应用,奇正管理沙龙也开展了线上活动,使更多人分享到了管理经验和职业经验。
笔耕不辍
景素奇在专注于人力资源领域的实践及研究的同时,还勤于思考、总结、写作,发表了大量的职业发展及人力资源管理和领导管理艺术方面的文章。自2000年起,《中外管理》杂志连续16年为景素奇开设了个人专栏,是《中外管理》成立以来发表文章数量最多的作者,也是《中外管理》连续开设个人专栏时间最长的作者,获得中外管理20周年庆典唯一一位风雨同舟作者奖。
2007年景素奇著《经理人的权杖》一书深受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的青睐,并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选为MBA组织行为学教学参考书2011年再版。这本书被业界认为是经理人看了不想让老板看,老板看了不想让经理人看,二者都看了企业就齐心和谐了的书,其原因是该书对老板和经理人的双重心理把握得到位。2010年新著《猎眼看人--从打工者到老板的三级跳》一书,深受职场人欢迎。

青春期企业如何突围(十):职场人如何保持狼性?


大自然讲求进化,而职场却盛行退化,特别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职场上激情四射的狼很容易退化成优雅自满的猫。

2012年11月上旬,百度CEO李彦宏给公司全员发了一封公开信,提出“鼓励狼性,淘汰小资”。作为市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百度,两年前失去了竞争对手,实现了垄断。而垄断必然导致企业内部丧失活力,一旦市场技术环境发生变化,不仅会失去垄断优势,内部的小资情调和官僚腐败还会导致百度崩塌。这正是一位有远见的CEO必须考虑的战略问题。

其实何止百度,青春企业综合症有一症就是:全员激情不在,焦虑同时麻木。怎么办?就是创建激情文化,让企业全员充满狼的激情,把大企业做得像小...

Read more

青春期企业如何突围(九):规避下马威:青春期企业如何自我消毒?


诚如我们上期所指出的,下马威在青春期企业中出现的几率很高,且危害极大。而要想解决下马威的问题,彻底消除下马威带来的危害,我们应该从三方面着手解决。

变局中,如何修炼平和的心?

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内部的和谐。很多企业只注重与外部的和,忘记了内部也得和。下马威绝不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要认清下马威的危害性。企业首先是生意组成的,和气才能生财,整天搞内斗,财肯定被吓跑了。要倡导内部和谐基础上的良性竞争,尤其不要拉一派、打一派,或用新人制衡老人,或用老人制衡新人,要彻底摈弃人治思想。

要倡导全员心态平和。在这个浮躁的年代,社会上的每种元素都渗透了企业的方方面面,作为企业文化建设,虽不能幸...

Read more

青春期企业如何突围(八):下马威:青春期企业的致命毒瘤


我在前文中曾指出青春期企业的特征中包括:“虽还没成年,但企业里已有元老;虽属性是企业,但已有了官僚;虽还没有稳固的市场,但内部已有了稳固的地盘;虽急需补充新鲜血液,但内部却十分惧变;虽内部矛盾重重,但围剿空降兵却惊人地协同;老板既要呵护新人,又要安慰老人。”于是,青春期企业在引进空降经理人时往往会出现最令人不耻的厚黑学斗争手段:下马威。
何为下马威?它是“下马作威”的简称,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很显然,下马威是几千年封建社会专制独裁下丑陋的官场毒瘤,同时也是中国青春期企业难以避免的一个历史顽疾。我们很有必要研究下马威,破解...

Read more

马云辞职能否平稳取决于继任机制


  选聘CEO人选是确保企业基业长青最关键的事情,根本做法就是建立一整套完善的CEO选聘用退机制。

  2013年1月份,中国企业界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阿里巴巴马云将辞去CEO的消息。

  马云的辞职信写得非常有才,有情,有义。在辞职信中马云明确传递了五点重要信息:第一,承认自己不是标准的但却是有个性的CEO;第二,马云承认自己48岁的年龄虽然年富力强,但在IT行业却是老兵;第三,肯定阿里现任领导班子里有数位具有罕见的领导魅力和风格,符合CEO的胜任标准,但不能接任CEO,新的CEO人选将从70后、80后的同事们选用;第四,明确给出了自己辞任CEO的时间—&mda...

Read more

先做兄弟,再谈股权


  华谊兄弟的股权激励是典型的专业股权激励,是针对专业人才进行的管理和激励方式。王家兄弟搞经营管理是把好手,但对人才的激励和控制,还有不少误区,才会出现这种搞了股权激励反而出现频繁套现减持的现象,才会有更多持股的核心人才流失到竞争对手。

  第一个误区,股权激励因人才等级而异。对行业的顶级人才,股权激励必须搞,但仅有股权激励还远远不够。对一流人才,不错的固定收益,加上一定的股权,其对人才激励作用非常大,约束价值不大;对二流人才,固定收益加股权,对人才约束作用大,激励作用更大,而对企业来说成本就加大。

  华谊兄弟的“事业部+工作室”运营制度,造成了一线...

Read more

莫让官僚主义侵蚀你的权杖


  职业经理人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向下(即权力的去向)时如何做才能使权力发挥最大的效能。

  许多经理人尽管十分用心、用力,也学习并采用了许多领导艺术和管理艺术,仍是业

  绩平平,为什么?对此,经理人大都是归因于外,认为是客观要素影响了权力效用的发挥,其实根本原因还在于经理人自身。

  影响职业经理人权力发挥效能的核心问题有好几个,其中传统的官僚思想影响尤其突出。这一方面,很多职业经理人不太注意,甚至是有些经理人自己一贯坚持的。但是它确实在严重影响着职业经理人权力效能的发挥。

  干部vs经理人,区别何在?

  传统的国有企业都是有级别的,从科级直到部级,统称...

Read more

老板驾驭经理人与元老之十诫


  企业不管规模多大,不管空降经理人和元老多牛,真正最有决定性的角色,显然还是老板。而在企业青春期,最想求变求新,最忌惮风险,最多重人格的,也是老板。那么,要想实现在青春期企业里和经理人及元老三方良性联动,老板责无旁贷。但是,很多老板只是一腔热血、一厢情愿,最后一筹莫展,而未必懂得自己要遵循的规律和要规避的戒条。

  如果老板们能做到以下这十条,乃是青春期企业之大幸。

  引进匹配的经理人

  老板主要考虑以下两点:一是引进职业经理人的能力水平要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很多企业老板在初次引进职业经理人时往往“高消费”,一定要引进知名企业的大牌经理人...

Read more

经理人与元老能双赢联动吗?


  职场如天下,分久必合。三股看似互相较劲的职场角色,如何在积极联动中产生正能量?这将决定青春期企业未来的生死命运。

  在青春期企业里,老板、经理人和元老三者之间是否注定水火不容?其实并非如此,三者也有共生之道,那就是联动。如果能够联动,企业发展的目标实现了,老板的想法落地了,经理人阶段性任务完成了,职业目标达到了,元老们也跟随着企业一同成长了,那收获将是大大地!何乐而不为?

  但要实现联动,每个角色都应当克服一些固有的思维窠臼。

  经理人应为三方联动做些什么?

  通过前文分析,我们发现:职业经理人在青春期企业实现三方联动过程中,看似是被动角色,其实也是主...

Read more

如何破解恶性圈子?


  老板“破圈”应做到……

  1.用法治代替人治

  企业在前面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企业生存、为了抢占市场,可能用了很多灵活机动的战术,很多情况下都是老板说了算,结果大家都成了习惯,一切听老板的。随着队伍的壮大,老板说了算,逐渐就变成了上司说了算,因为很多员工接触不到老板了。从老板说了算到上司说了算的过程中,很多上司对老板说的理解不一样,或者说按着自己的利益方向诠释老板的话,基层员工也不知道老板说了什么,只能听上司的。就这样,上司代替了老板。结果,老板一句话就会有多种不同的版本和理解,一个指令变得五花八门,活还没干就走...

Read more

青春期企业六大综合症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在这里我先给青春期企业界定一下。青春期企业特指年龄在12~17岁的企业。若从创业之年算起,我把企业的前四年叫婴儿期,第五年至第七年叫儿童期,第八年到第十一年为少年期,12岁~17岁叫青春期,18岁~24岁叫青年期,25岁以后叫成年期。

  我长期以来从事猎头工作,耳闻目睹太多的企业徘徊于青春期,却始终不能突破,最终或者被并购或破产,或者结果成了小老。同时,也亲眼见证一些企业成功突破青春期,尔后企业便展现出青年期的潇洒与活力,纵横捭阖,驰骋市场,所向披靡,释放出极大的吸金、吸才的能量,成为人们神往和膜拜的企业。由此,江湖上便有了这些企业和企业老板的传说,甚至还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