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宋魁

中国国家安全论坛特邀研究员、黑龙江省政府重大决策专家、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专家、商贸流通专家组副组长、外贸专家组组长、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所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亚所荣誉所长、哈工大人文学院特邀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商业经济学会高级顾问、黑龙江省边疆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东北亚经济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穆棱市俄罗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东北亚经济与中俄经贸关系。已出版《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概论》、《跨世纪中俄资源合作》等18部著作,已发表论文、译文100余篇,主持《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新态势及其对策》等20多项国家和省级课题,已获得中国“九五”优秀科技成果奖等10多次国家和省级奖励。在应用研究方面成果显著,有20余项对策建议被国务院和省部级以上政府及企业采纳和实施。已发表科研成果200多万字,著有专著16部。已发表论文、译文100余篇,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软科学课题1项,国务院东北办课题1项、省政府课题、省科顾委课题、省市软科学课题、市经济研究中心、市专顾委课题等多项。代表成果:
1.专著:《俄罗斯东部资源开发与合作》,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3年12月出版。
2.专著:《跨世纪中俄资源合作》国家软科学课题,哈尔滨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3.论文:《新世纪俄罗斯能源战略的地缘取向》《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年第4期。
4.论文:《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促进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亚论坛》2004年第6期。
5.论文:《中俄科技合作的潜力与方式》,《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3年第7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N1科技管理》,2003年第9期全文转载。
6.建议:《抓住老工业基地改造机遇扶持星轮传动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建议》,《建议扶持铜-钢烧结复合结构项目促进我是老工业基地振兴》分获原市人大薛恩华、石忠信市长、丛国章副市长批示。目前此二项目已被列为我国第二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
7.建议:《我市与韩国的合作应有新突破》,《咨询报告》,2005年第23期(7月12日)。7月13日哈尔滨市委副书记王颖批示。
8.2005年省委重点课题:《改善黑龙江省发展环境对策研究》,课题组长。
9.2004年日本外务省委托中日合作课题:《促进中日产业协作和相互吸引外资共同研究》,黑龙江省课题组组长。
10.2004年黑龙江省软科学攻关课题:《我省老工业基地改造中外向化牵动战略、企业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研究》(GB04D101)(主持)。
11.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新态势及其对策》(03BGJ005)(主持)。
12.2000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俄林业合作理论、方法和对策》(主持)。

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


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
 
能源是世界经济的血液,也是影响国际政治经济走势的重要因素。增进能源安全,加强能源合作,已成为各国预防危机和制定本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和手段。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而在能源当中,石油和天然气是最重要的能源。目前,石油和天然气已成为各国政治、军事及外交关系的重要筹码。俄罗斯依靠雄厚的能源储备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俄罗斯石油、凝析油和天然气的总资源量分别为353.5亿吨、8.4亿吨和987400亿立方米。至2001年底,俄罗斯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67亿吨,居世界第七位,占世界总储量1400亿吨的4.7%,原油探明...

Read more

发展中大国石油成为重塑世界能源格局的重要力量


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石油需求强劲增长,成为重塑世界能源格局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石油消费量逐年快速增长。石油表观消费量(原油表观消费量+成品油净进口量)从1994年的1.495亿吨增加到2006年的3.498亿吨,年均增长7.34%,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而与此同时,受制于国内石油储量和开采水平的限制,石油产量增长缓慢,从1997年以后,基本保持稳量生产。为满足国内石油消费需求,中国从1988年开始进口少量石油,从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净进口981万吨,到2006年进口量已高达1.91亿吨,对外依存度也从1994年的...

Read more

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地位逐渐上升


如今,俄罗斯、墨西哥、非洲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利用伊拉克战争所导致的伊拉克石油产量大幅下降、国际原油价格飙升的有利契机,大幅增产,从欧佩克手中夺取了不少市场份额,影响大增。9·11后,俄罗斯利用世界能源市场的新变化,以突破北美、稳定西欧、争夺里海、开拓东方、挑战欧佩克的总思路全面拓展能源外交[1],在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和地位迅速攀升,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油气生产和出口国。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石油产量以年均6.83%的速度增长,2006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为4. 8亿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2.3%,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同年其天...

Read more

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和冲击


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和冲击
美国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霸主地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石油美元的霸主地位。1975年美国与OPEC达成用美元为石油定价的协议,将美元与石油便绑定在一起,世界石油交易大多以美元计价和结算;二是石油价格的制定权。20世纪80年代以来,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几乎垄断了全球范围的主要石油期货交易,主导了世界石油价格的话语权。三是石油资源的控制权。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其石油消耗量占全球消耗总量的42%。作为国际能源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长期以来美国将其能源政策置于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位置,美国的资金几乎涉足全世界所有产油气的地区和国家。目前,美国通过军事打...

Read more

俄罗斯投资环境评析


俄罗斯投资环境评析
宋 魁
2010年9月7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了《2010—2012年世界投资前景调查报告》,在对外国直接投资最具吸引力国家排名中俄罗斯居第五位[1]。俄罗斯的投资环境尽管还不尽人意,但已出现了较大的改善。世界著名投资行——高盛公司的预测,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一的俄罗斯将在2020年前超过意大利、2025年前超过法国和英国、2030年前超过德国。俄罗斯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名副其实的亮点之一,俄罗斯正在成为吸引国外商家的一方投资热土。
一、俄罗斯是个潜力巨大、风险较大的投资市场
(一)潜力巨大的投资市场
俄罗斯...

Read more

俄罗斯通过中国融入亚太经济一体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明显加快,趋势已不可逆转。据日本贸易振兴会2001年统计,世界上现有地区贸易协定194个,已生效107个,其中1/31990~1994年间建立的[1]
在欧洲,在轴心国法、德的推动下,欧元区各国的经济要素自由组合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而其它欧洲国家也正在积极谋求加入欧盟。预计在未来10年内,欧元区国家可能增加到28个左右,总GDP将超过20万亿美元,超越美洲自由贸易区[2]。在美洲,要求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展到整个美洲的呼声已经逐渐形成。在亚太,尽管亚太经合组织由于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和缺乏协调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利益的相应机制,一体化进程受阻[3...

Read more

中俄两国都主张推动世界多极化


推动世界多极化,中俄两国有着相同的立场和看法
中俄都反对美国建立单极世界,并致力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俄罗斯主张世界多极化,“因为它不想受制于美国”,“不想扮演美国的小伙伴角色”,只有在多极世界中俄罗斯才有希望成为独立一极。多极化就是以建立多极世界为目标,进行多方位、多边外交运筹,这是普京外交的核心。这首先是由俄罗斯实力衰退、难以独立构成世界一极的现实决定的,更是由俄罗斯一定要成为世界强国的战略目标决定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力量,中国无论如何也是世界的一极。中...

Read more

2009年俄罗斯能源政策走势


 
2009年俄罗斯能源政策走势
 
宋 魁
 
2009年在世界矿能源形势的大背景下,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继续调整其能源及资源政策,以确保自身能源安全,提升其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地位。世界主要国家也在为控制能源展开竞争,其范围涉及中东、巴伦支海大陆架及北极其他地区、里海和中亚地区。
2009年在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的《2020年前俄联邦安全战略》指出,未来国际政治的焦点将在能源争夺上,俄罗斯可能面临若干场争夺资源的战争。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俄罗斯调整矿业投资政策,继续执行增加能源生产,扩大能源出口的方针;采取继续调整能源出口...

Read more

建立日本食品工业园的建议


  抓住灾后日本重建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在我省建立日本食品工业园,有利于我省与日本食品工业合作的大发展,促进我省对日本经贸合作的战略升级,带动我省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建设。在我省建立日本食品工业园还有利于推进我省食品加工业抓大市场、建大产业、求大发展,产业向高精、安全、绿色方向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为什么在我省建立日本食品工业园

  1. 日本灾后重建为我省农产品和食品出口带来良好发展机遇

  地震海啸以及核泄漏使得日本农业生产遭受重创,灾害不但破坏农田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核泄漏可能引发粮食和畜牧业、渔业的污染,加剧日本国内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局面,并将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