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峰

1982-2000 浙江冶金经济专科学校(现更名为嘉兴学院) 副教授. 2002年定居香港。 主要著作:《经济选择的秩序——一个交易经济学理论框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从公共产品概念谈教育医疗体制改革


  教育和医疗及其体制改革等问题,是刚刚闭幕的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如果要从总体上评价我国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那么没有多少人会怀疑,改革是基本成功的并且成就也是巨大的;而如果要具体评价我们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改革成果的话,同样没有人会怀疑,改革是失败的并且其埋藏的隐患至今还没有完全彰显出来。这一结论可以从两会代表在会议期间披露的有关具体数据得到证明。

  众所周知,我国过往的教育和医疗体制改革,基本是沿着“产业化”方向展开的。为什么其它行业的产业化基本获得成功,而教育和医疗体制的产业化却不成功呢?原因在于后者产品的特殊性;我们的改革恰恰忽视了这一特殊性。为了说...

Read more

工资是如何决定的?


  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弄明白:工资是什么?

  在古典理论的某些流派中,工资通常被称为“要素的收入”。在这里,要素系指“生产的三要素”,也即劳动、土地和资本。还有一种“四要素”论,后者把“资本家能力”也作为与之并列的要素看待。这一理论为后起的新古典理论所完整继承。我想提请诸君引起注意的是:这个“要素的收入”概念是个极其隐蔽的思想陷阱。

  其中的问题在于:“要素的收入”概念,其对劳动力而言,谈论的东西实际是劳动力的价格;其...

Read more

概念辨析:成本和机会成本


本文是拙著《经济选择的秩序——一个交易经济学理论框架》第四章的节选。

 

商品生产者的产品在推向市场以前,产品的价值尚在未定之天,他的产品必须交由需求者进行价值评判,故他必须对他的产品进行推介、宣传甚或示范,让需求者全面了解他的产品的性能,藉以影响需求者的价值判断。但他当初为生产该产品是同样必须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构成其产品的成本,这个成本是唯一确定和不可更改的。

这个命题的意义在于:价值和成本都是独立发生的,各自有着各自的目的和原因。这个成本决不能误当作价值──这是劳动价值理论滑向谬误的转捩点。

但是话又说回来,劳动从来都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活...

Read more

需求定律:一个典型的“反合成谬误”


  新古典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思路,就是从“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来理解价格的决定过程。正是基于这一点笔者才指出:新古典理论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经济理论。但新古典理论自诞生后的主流和现实发展却选择了实证的道路。为此,为了使其理论形式化,“需求”和“供给”这两种力量还必须能够用数学方程进行刻画,在此基础上,两个数学方程的共同解,便是人们所追寻的那个被决定的价格了。而两条曲线至少必须有一处相交,这是其存在共同解的前提;为了满足后者,需求曲线必须单调递减,供给曲线必须单调递增。为了说明需求曲线...

Read more

摒弃经济分析中的病句和胡话


我“谈谈利润及其来源”一文发表后,网友贺月元提出了几点商榷意见。考虑到这些意见可能有些代表性,因此有必要把某些笔者在文中没能说清楚的问题进一步展开一下,也算是对贺月元一文的回复。

笔者曾经强调过:在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必须先搞清楚科学是干什么的;实证科学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经验科学的目的则是解释世界。笔者特别强调了一点:实证科学不能被用于解释世界。实际上,这个观点并不是笔者的发明。现代著名哲学家陈嘉映就在多处阐释过同样的命题,例如他在其翻译的《哲学中的语言学》一书的“译者导言”中写道:“让我们想一...

Read more

谈谈利润及其来源(二)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已经可以给出如下利润定义:利润是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通过重组交易过程、节省交易成本而间接创造的社会财富增量。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商人确实是通过“贱买贵卖”或“低进高出”赚钱的,但这丝毫不构成给商人戴上“奸商”帽子的理由。其背后的实际情况是:就生产者而言,他之所以愿意“低出”(这是商人能“低进”的原因),是因为他已经算计和比较过、并认定这种选择对自己最有利——在指责商人的“奸诈”的同时,你必须同时假定生产者...

Read more

谈谈利润及其来源(一)


笔者曾经强调:至少到目前为止,有意义的经济学还只是一种经验科学——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科学;而为了解释经济现象,第一步便要弄清楚:我们谈论的东西“是什么”。笔者不揣浅陋,认为拙著《经济选择的秩序——一个交易经济学理论框架》已经大致说清楚了各种经济现象和范畴“是什么”的问题。笔者准备撰写几篇文章,分别就“利润”是什么,“工资”是什么,“股票价格”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专题分析。之所以专挑这几个问题出来,是因为这些问题表面看来是纯理论...

Read more

假设的罐头刀不能开启真实的罐头


假设的罐头刀不能开启真实的罐头

 

被尊为学界大师的张五常先生曾在他的著作中写道:“科学是系统地解释现象和行为的学问。在科学的范畴内,问题来来往往只有一条:为什么?要再多问一点,那就是是什么。是的,怎么办是工程学的问题,而好不好则是伦理学的问题了。科学不问‘怎么办’,也不问‘好不好’。”他并且声言“事实不能解释事实。” 解释现象是需要非事实的抽象理论的。”

不必讳言,他...

Read more

为什么说“公有制”是个假命题


为什么说“公有制”是个假命题

 

本文的缘起:拙著《经济选择的秩序——一个交易经济学理论框架》出版后,有读者朋友来信,对书中所提出的:所有制、公有制是个假问题人们关于“私有化”或“私有制”问题的争论,实际涉及的其实是生产前私有化还是生产后私有化。等命题提出了某些疑问。本来,该命题是笔者在阐述产权问题时的一个附带结论,故点到为止、未作进一步铺陈。现在想来,这个问题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故为此文作进一步解释...

Read more

用“经济”的眼光看人的生存方式


用“经济”的眼光看人的生存方式

 

笔者《“经济”一词的含义》发表后,一些朋友来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故为此文以进一步展开有关分析、阐明有关论点。

 

经济一词的涵义是指人的生存方式;或者更准确地说,经济是指人在获得自己的生存资料过程中的行为方式。

人赤条条来到世界上,生存的烦恼便伴随着人的一生。人生而有着各种需要;有需要并满足这些需要,规定着人之为人的一切方面。

人是杂食动物,这使人具备了广泛分布于地球各处的可能性。早期人类根据自然条件的不同,有的以采集植物果实为主要生存手段,这被称为“采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