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峰

1982-2000 浙江冶金经济专科学校(现更名为嘉兴学院) 副教授. 2002年定居香港。 主要著作:《经济选择的秩序——一个交易经济学理论框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寻找“需求”背后的行为动机


寻找“需求”背后的行为动机

 

笔者近日拜读了刘正山先生刊登于价值中国网站的《股票是需求定律的例外吗?》一文,知道他找到的正是当代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阿基里斯之踵,可惜的是,他仅仅是不着边际地议论了一番即掉头它去,笔者觉得有必要顺着这个话题谈谈包括股票价格在内的价格决定问题,并由此揭示存在于主流经济学中的重大理论缺陷。

刘文先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在证券市场上,当某只股票价格上涨的时候,购买的数量并不减少,反而上升。这种现象同需求定律所说的‘价格与需求量反向变动’并不一致。” 在对照厉以宁、梁小民等学者所...

Read more

培植信用:一个艰巨的制度话题


培植信用:一个艰巨的制度话题

——兼评“穷人的信用不比富人差!”

 

报道,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给了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诺斯和由他创办的格拉明乡村银行,以表彰他们为穷人创造经济和社会发展机会。据认为,尤努斯的突出贡献在于将小额信贷发展成一种和各种文明和社会中贫穷做斗争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帮助贫穷的妇女提高生活水平。

尤努斯获奖这件事本身已经表明,以穷人为对象开展信贷事业,这可以是一件异常艰难的工作。然而郭松民却在十月十六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指出:“尤努斯博士完成了一个伟大的经济学证明:...

Read more

对以往价值理论的评点


对以往价值理论的评点

 

若要举出经济理论中哪个话题最古老、答案最多样、争论最激烈、结论最荒唐,话题也因此最让人腻歪,大概只能是这样一个话题:价值是什么?

但尽管如此,在价值问题真正获得解决之前,它仍将一再被提起。因为该问题涉及我们每个人几乎每日都必须面对的一个疑难话题——商品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对于一切关涉我们切身利害的问题,我们都不可能由于话题本身的乏味而弃置不顾的。

笔者在此提醒读者诸君:在我们谈论一切问题之前都应该思考一下,人们究竟是出于何种动机(何种关切)提出该问题的?众所周知,斯密是在思考所谓“价值之谜”后才提出...

Read more

再论需求(二)


再论需求(二)

 

(本文是拙著《经济选择的秩序》一书的节选。该书已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今年6月出版。)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就需要向需求的转化归纳出一个重要特点:需要就像一张空虚的网或一个有着巨大弹性的口袋,它本身只提供一种意向,一种空洞无物的期待,它能容纳下任何种类的需求物品,其能容纳下的物品种类,在可能性上可以是无限的,但其中实际容纳进来的,仅限于人们生活实践中曾经经历过的部分。

进一步说,人在有具体需要的时候,他需要的期待目光永远只能投向他经验中曾经有过的物品种类。

可见,需求是需要人们去发现和创造的。古典经济学(萨伊J. Sa...

Read more

再论需求(一)


再论需求(一)

 

(本文是拙著《经济选择的秩序》一书的节选。该书已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今年6月出版。)

 

完整的需求概念包含三个维度:其一,需求与何种需要相对应;其次,需求指涉的是特定物品的实物数量;再次,需求总意味着多长的时间段内的需求。

在一个特定时间范围内,针对特定满足手段的需要就是需求。因此,我们在分析特定的需求时,必须明确:何种物品、满足何种需要?

需要是一种朦胧的心理状态,需求则以经验为基础。需要归根结蒂有待于现实的物质手段才能满足,故庄子感叹:人生无不有待也。并且,这个所待之物还无不浸濡着社会传统和文化习俗的深刻影响,同时又为现实的物质...

Read more

物品的分类和效用


物品的分类和效用

 

(本文是拙著《经济选择的秩序》一书的节选。该书已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今年6月出版。)

 

效用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性概念。如果不拘泥于用词而仅考察概念本身的含义,则效用概念实际上还是一切经济理论的最重要的和基础性概念之一。

在边际主义理论出现以前,效用通常被称为“使用价值”。这种效用概念的基本含义是物品的有用性。按熊彼特的说法:凡能够带来快乐和幸福的东西都是“有用的”。这类说法与古典理论存在某种差异:这种效用概念的着眼点不是物,而是人的心灵感受:在享用物品过程中,如果人们感觉到的满足感的...

Read more

也谈什么是“需求”


也谈什么是“需求”

 

(本文是拙著《经济选择的秩序》一书的节选。该书已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今年6月出版。)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定义,“需求”是实物量而不是“价值量”:“经济学家一般将需求定义为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按既定的价格对一种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1]但很多“高深的”分析常常模糊和混淆了这样的需求与“价值量”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区别,例如现代宏观经济学就把&...

Read more

“经济”一词的含义


“经济”一词的含义

 

(本文是拙著《经济选择的秩序》一书的第一章的节选。该书已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今年6月出版。)

 

经济理论要阐释的是社会的经济现象

经济一词的含义是与人的需要密切相联的。经济一词在古希腊语里,较原始的含义是家政管理。在古希腊人那里,这个“家”的意思与我们今天对于家的概念有很大不同,乃是指一般较富有的公民的家,它是这样两种结合形成的共同体:男女的结合与主人和奴隶的结合[1];并且奴隶的数量必须足够多,以保证主人不事任何生产而能维持体面的生活,因而与王熙凤所掌管的大观园倒约略相似。罗马人...

Read more

对“经济解释”的解释


对“经济解释”的解释

 

经济学在反思自身的时候,常常迷惑于以下问题:经济学的目的是解释世界还是改造世界?但近年来对此问题的答案似乎已经尘埃落定——至少在中国大陆如此——人们大都倾向于认为:改造世界是经济学所难以承受之重;经济学能做的只能是解释世界。

 

对于解释世界这一命题,有两个问题值得说道说道:其一,“解释”意味着什么?或者说,什么才是解释?其次,经济学要解释什么东西?本文先谈论第一个问题。

 

解释一词的基本含义是:要阐述对象的意义。

&nb...

Read more

就事情本身谈论问题——经济理论如何“直面世界”


就事情本身谈论问题

        ——经济理论如何“直面世界”

刘峰

 

前面的话: 本文是拙著《经济选择的秩序——一个交易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导言(该书已于20066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粗略地分析和讨论了过往经济理论所取得的理论成就和不足,探索并阐述了新古典经济学和科斯经济学的方法论的异同,并在科斯经济学的方法论原则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架构。笔者私意,这是最接近于科斯所设想的“应该是的那种经济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