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鸣

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在中国的“北极”北大荒。做过农工,兽医。初学农业机械,后涉历史,现在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书。在吃粉笔灰之余,喜欢写点不不伦不类的文字,有的被视为学术著作,有《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八十年》、《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等数种,还有一些算是历史文化随笔,有《直截了当的独白》、《关于两脚羊的故事》、《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历史空白处》,均遗憾多多。

学界的技术主义泥潭


 

 

01

 

老早就有人发现,现在的中国学人,即使身为一个学科的大牌教授,在自己从事的专业上,可能是专家,但文化素养却不怎么样。中国文史哲的教授们在跟日本和韩国的同行交往中,发现人家多半能做几首律诗,往来应酬,但是我们的教授却做不到,强撑着做一首,也是张打油的嫡传,难免贻笑大方。

 

我们现在的文史哲,学科之间壁垒森严,互不通问,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而且严重互相看不起,都觉得对方的学科没有学问,空疏,但对方怎么样,其实自己根本不知道,因为别的学科的书,基本不看的。即使本学科内部,也是画地为牢,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

Read more

我走了,大学就能办的更好了


 

 

有人曾说:交朋友应该是张鸣老师这样的朋友。


因为张老师刚直不阿,性情率真,爱与恨都强烈,许多人模模糊糊知道,张鸣老师与学校领导处得不好,或者说,张鸣老师总是炮轰领导,却少有人知道,张鸣老师得罪领导没有一次是为自己争私利,尽是替别人打抱不平去了。

 

张鸣常以特立独行的“公知”形象进入公众视野,2011年12月,他在高华追悼会上惊天一吼“天快亮了”至今振聋发聩,北航韩德强打老人被放任,张鸣揪住北航每日一吼,浙江吴英被判决之前,他也是每日一呼“刀下留人”。

&nb...

Read more

文明和不文明的区别在哪里?


  人类的历史,从大趋势看,就是一个逐步走向文明的过程。走到今天,食人部落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已经不用靠是否吃人来衡量一个或者一群人是否文明。

  那么,一个人,或者一个人群,文明不文明的区别在哪里呢?

  当然不能看穿戴,曾经,一个人在某些特定的场合穿戴是否得体,的确是人们评价其是否文明,有教养的标志。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化,社交礼仪却在简化,从前不穿晚礼服参加晚宴是大逆不道,现在已经趋向于无所谓了。

  似乎也不能看礼仪。是否懂礼仪,曾经也是一个人是否文明有教养的标志。

  但是,有些人就是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原本就不谙礼数,所以,这个标准,也不好作为是否文明的判别标准...

Read more

大学辅导员,婆婆妈妈背后的尴尬


  高校有一项看起来很琐碎,甚至有点婆婆妈妈的工作项目,学生工作。这项工作,多少有点中国特色,由团委和学生工作部负责,上面有一个学校的副书记主抓,下面则是院系的腿儿,学院的专任团委书记和学工秘书(或者叫干事),再就是辅导员了。

  有一度,每个学生班还配有班主任。但班主任一般由专业课老师兼任,干这活儿的热情不高,形同虚设,能在开学的时候露个脸已经不错了,所以,真正的学生工作,还得是辅导员和团学干部来做。

  辅导员和团学干部在学校地位不高,做这个工作的人,一般都比较年轻,学历不高,知识水平也有限,很类似于机关里做党群工作的办事员。在大学里,除了保安,大概都比他们牛气,连食堂的大师傅都...

Read more

我们这一代父母的囧态


  50后这一代,不会做父母,60后也差不多。我们这一代,大多有很多的缺憾,生养了孩子,无形之中,就想让他们做得更好,实际上是让孩子弥补自己的缺憾。自己不会的,让孩子要会,自己不行的,让孩子能行。极个别没有缺憾的,则无形中在孩子身上拷贝自己的一生。说不爱孩子,那是假的,但这种爱,太霸道,太不拿孩子当人。越是成功的孩子,对自己的家长就越是不满——父母皆祸害。反过来,不成功的孩子,也可以理直气壮的啃老。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做父母的,基本上是里外不是人,养孩子,成败都是失败,做家长的失败。

  其实,也不是所有的这一代家长都没有反思,拼命恶补教育学心理学的,不在少数。不...

Read more

被糟蹋的“善意的谎言”


  说实话已经不是美德,但公然宣称要说谎,还是有点儿不好意思。所以,所谓“善意的谎言”,就被越来越多的提及。什么叫做善意的谎言?灾荒年,妈妈明明没吃饭,为了劝你把仅有的一点食物吃下去,说自己吃了。这叫善意的谎言。有点好吃的,自己不舍得吃,给你吃。说自己根本不喜欢吃这个。也是善意的谎言。明明病人的病情很严重,为了不引起病人的不安,加重病情,暂时对病人隐瞒一下病情。也可以说是善意的谎言。

  但是,人人都知道,现在市面上盛行的,不是这样的谎言。借人家的钱,明明没打算还,却信誓旦旦地说一定会还。明明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偏说自己做了。明明自己的英语成绩不合格,却弄虚作假,...

Read more

怎样才能挽回民众对国产食品的信心?


  应该说,尽管国产的食品,出了好些的问题,任何人提起,都能说出一大串。但是,国产食品,依旧并非像有些人传的那样,个个都是毒药。除了农药化肥含量偏高之外,其他的问题,虽然有,但也并非像传说那样的邪乎。就总体状况讲,还是少数生产者坑害了大多数,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但问题是,总是有老鼠屎出现,在很多食品种类里,都有这样的老鼠屎。

  尽管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全,但食品生产领域,却大体上是市场化的。市场化的产品,即使没有监管者把关,如果产品出现了问题,迟早都是会被市场淘汰的。如果不是个别厂家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出现了普遍的状况,那么,就是整个行业被市场抛弃。现实就是这么无情,没有商量。...

Read more

啃老都啃出正义感了


  不能不遗憾地说,现在的中国,啃老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而且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代过度操心的父母们,即使已经帮助孩子找到了工作,安排好了终身大事,房子也必须得帮着买,能只让父母出首付,自己供房的,已经算不错的了。好多人,甚至生了孩子,依旧得指望父母帮衬。啃老,在无形之中,延续到了第三代,只是,他们的孩子不是啃他们,而是一起啃他们的父母。

  事情的发展,已经早已超越了这些无私奉献的父母的初衷,他们的孩子们不仅没有知恩图报,反而把啃老当成一种理所当然。老人们稍有懈怠,就会遭到他们的抱怨。经常在微信朋友圈会发现这样的牢骚,说他们的父母,或者公婆,现在居然跑出去旅游了...

Read more

历史也可以很好玩


  历史承载了我们太多的价值期望,人们希望历史为鉴,明得失,知兴替,但这不应该是历史的全部。文化也一样,它不应该全都是沉重的,也应该有像斗蛐蛐那样好玩的、轻松的部分。

  文化的包容性是很强的,而且无所不在,就像一个中国人,哪怕他对李白不太了解,但对李白的认知肯定比一个生僻的外国人要多,这是文化的广泛影响力。所以说,游戏对历史人物的借鉴和改编无伤大雅,哪怕李白成了刺客,荆轲变成女的,小孩还是能够看出来是穿越,就是图个乐,毕竟很少人会真的借助游戏来学历史,大家的历史知识最初基本上都是从教科书上面得到的。

  因此,与其说一昧地追究游戏对历史人物的曲解和改变,不如把讨论的重点放在改善教育...

Read more

我们的社会还有上升的渠道吗?


  我们的社会还有上升的渠道吗?我的回答是:有。但的确相较于8、90年代,窄了一些。其实,在任何的时代,底层的人都有上升的渠道,即使在西周这样的封建社会,人的身份地位几乎完全固化,也有平民可以通过参与办理跟商业有关的事宜而有钱了,有钱之后,就可以从周天子那里买爵位,改变自己的身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做官几乎全凭门第,但寒门士人,如果诗才卓越,也有被大人物看上而跻身高位的。只是说,这样的社会,上升渠道太窄,窄到了一般人无法通过的境地,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阶层固化。

  阶层固化这个概念,现在又回来了。人们普遍感到,出身草根的人,要想升上去,难度比此前大了很多。在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一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