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老到荣国府打秋风,撂下句名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这个道理,现实生活中一位男士,比《红楼梦》创造的乡村老妪“六百年早知道”,紧锣密鼓地操练起来。
满朝皆知,李清照是当朝宰相的儿媳妇,是著名金石家、江宁(南京)知州赵明诚的遗孀,她手里有比金子贵得多的金石书画。即使战乱丢失,仍是“瘦死的骆驼”,想占有这些稀世珍宝?将夫死无子、孤苦无依的才女娶进家门是最好的办法。
于是,争论了几百年的“李清照再嫁”浮出水面:...
作者文章归档:马瑞芳
刘老老到荣国府打秋风,撂下句名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这个道理,现实生活中一位男士,比《红楼梦》创造的乡村老妪“六百年早知道”,紧锣密鼓地操练起来。
满朝皆知,李清照是当朝宰相的儿媳妇,是著名金石家、江宁(南京)知州赵明诚的遗孀,她手里有比金子贵得多的金石书画。即使战乱丢失,仍是“瘦死的骆驼”,想占有这些稀世珍宝?将夫死无子、孤苦无依的才女娶进家门是最好的办法。
于是,争论了几百年的“李清照再嫁”浮出水面:...
李清照再嫁一事较为说得过去的解释是:
第一,寡妇再嫁在当时是常事,名臣范仲淹就是幼年丧父,母亲将其带到朱家养大,考上官后认祖归宗。大理学家朱熹写《荣国夫人管氏墓志铭》时,明白地写明其次女先嫁谁、再嫁谁。《癸辛杂识》还记载魏了翁之女夫死再嫁、“人争欲娶之”的轶事。李清照守寡,有没有“人争欲娶之”,不得而知,但她再嫁肯定不会有多大阻力。
第二,夫死无子女的李清照极端孤独,盼望温情,她多情善感,富浪漫秉性,虽年近五十,因从未生育,并不自认是“奶奶”中人。...
李清照再嫁,南宋时有多人做过确切的记载,到了明代,一些文人开始“辩诬”,至今学术界仍争论不休。这是个从文学人物身上引发、耐人深思的非文学现象。
从历史记载推断:李清照讼后夫案轰动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热门话题。在她生前就有好几位文人以讥笑语气说她讼后夫事,如:
绍兴18年(1148)李清照65岁时,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无不笑之”。说李清照再嫁用的是不容置疑口气,说讼后夫则用挖苦和嘲弄口气,文中还引用李清照致綦崇礼信...
2007年12月28日写于济南
&n...
2007年12月24日在解放报业集团“文化大讲堂”
“四大名著和中华文脉”演讲录音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 “‘好玩’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可能有的朋友觉得,你讲《红楼梦》本身就很好玩,你不是在《百家讲坛》说《聊斋》嘛。其实我在学校里四大名著都讲。
4个月之前,我刚刚在上海参加了复旦大学举办的国际学术讨论会...
即使不能说“恍如隔世”也可以说相当渺茫了。
童年的春节。
春节的第一个标志是长髯齐胸的中医老爹写春联。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年年如此。从大哥出生到小妹问世,兄妹七人,都熟悉这对联。兄妹七人都读书,“文革”前都进了重点大学。
除夕照例放鞭炮。哥哥们喜欢放“二踢脚”,能够放“花”---那是多简陋的花啊----就算很奢侈了。而我跟妹妹不过能放点儿“嘀嘀芯”,像纸捻那样大小,里边有火药可以燃烧,类似于极小的焰火,在手里...
易中天曾问我:“我出什么洋相,你是不是特幸灾乐祸?”
“对。我乐不可支。”我回答,马上好奇地问,“你最近出什么洋相了?难道比问老笨‘十三岁那年你多大啦’还精彩?”
春节前一个多月,我在某机场等飞机,没事干,发条八卦短信调侃易中天,“热烈祝贺”他“三件喜事”:
第一件,我在飞机上看到某杂志把易中天和成龙放一块儿“竞选”“中国十大绅士”;
第二件,重庆某人要起诉《品三国》有错字,...
春节前一个早上,我跟女儿边走边聊.说:“我这人胸无大志,小姨把丫丫弄到国外定居,自己住空巢,我宁可这样手拉手逛街!”
话音刚落,对面有人低喊一声:“小心你们的钱包!”
我慌忙低头一看,手臂挎的书包拉链被拉开了,伸手一摸,钱包没了。我立即蒙了。钱包里有钱,身份证、银行卡,机场积分卡等。如何是好!脑子里一片空白。回头四望,周围平平静静,提醒丢钱包的人不见了,掏钱包的人更不见了。
我傻眼了,问女儿:“怎么办?”
&nb...
新贾宝玉人选出炉,想到热火朝天“红楼选秀”一件趣事。
北京 红 楼 选 秀,蔡义江教授是评委,我恰好到北京开会,红学家杜春耕教授请蔡老师和我吃涮羊肉,吃着吃着,我问蔡老师:红楼选秀选得怎么样?
蔡老师摇头叹气,说:经常给人打“0”分。很难遇到理想人选。有时,选手本身形象还可以,但《红楼梦》知识少得可怜甚至可笑。他举个小例子,我跟老杜笑得几乎透不过气来。
有位大学刚毕业正求职的男孩竞演贾宝玉,模样儿...
王扶林导演终于开博了!实在高兴。我马上到他的博客上留言,要他添我为好友,因为本来就是。我现在还不会加哪位做好友,我博客上的好友是孩子帮我加的。相信王导会。王导大器晚成,现代化玩意儿,一学就会,还好为人师。把古人画的图插到自己的书里这一手,就是他教给我的。
我特别希望王导演把他当年导演《红楼梦》的体会仔细告诉新导演。
1996年秋天,王扶林导演到山东大学实地执导根据我的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王导真是德高望重的好导演!我观察了全过程,写了三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