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是连接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纽带,而媒介迭代之“新”就意味着为这个纽带的连接提供了新的尺度、新的内容和新的范式。
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未来媒介的进化逻辑,具体分析了从“场景时代”到“元宇宙”再到“心世界”的未来媒介演进逻辑,及其对于人的社会实践自由度的维度突破。
▍“元宇宙”横空出世:互联网进化的未来形态初露端倪
不知不觉中,元宇宙(Metaverse)正在成为人们口中的热词、产业界的“风口...
作者文章归档:喻国明
媒介是连接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纽带,而媒介迭代之“新”就意味着为这个纽带的连接提供了新的尺度、新的内容和新的范式。
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未来媒介的进化逻辑,具体分析了从“场景时代”到“元宇宙”再到“心世界”的未来媒介演进逻辑,及其对于人的社会实践自由度的维度突破。
▍“元宇宙”横空出世:互联网进化的未来形态初露端倪
不知不觉中,元宇宙(Metaverse)正在成为人们口中的热词、产业界的“风口...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12时23分报道,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博客"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表达观点、张扬个性、抒发心情的特殊方式,有些知名博客甚至能达到上千万的点击量。那么以博客为内容的博客报纸,想必也应该销量不错。
看似是这样,但就在近日,曾引起业界热议、吸引大众眼球的全球首家博客报纸--美国的"印刷博客",因财务面临困境仅仅支持了不到半年就被迫停刊了,先来认识一下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美国"印刷博客":
“由美国人乔舒亚卡普在今年...
小程序与轻应用:基于场景的社会嵌入与群体互动
摘要
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的一个标志性现象,以小程序为代表的轻应用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有别于APP的、有针对性地开发那些需求密度和用户的使用频度“双低”的利基市场的轻质应用,是微信应用场景实现巨大扩容的利器。
与此同时,小程序、轻应用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内容推送与需求对接的过程中重构着当下社会人际交往结构并推动社会成员之间的群体互动。小程序依据用户使用场景和使用需求,建构起媒介使用逻辑,其应用场景分为现实性、虚拟性、现实增强性三类。随着智能技术与移动网络的...
为什么说诺基亚之死并不难理解?
我们都知道影响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其实有三大基本维度,一个就是政策规制,第二是市场产业,第三就是技术。技术对于我们这个社会,对于我们传媒领域的影响,我们这么多年发生如此重大的改变,很多都是因为技术革命和革新所带来的。我发言当中的一个关键词叫做标准,因为明确标准就有了衡量的尺度,还有行动的自觉。比如说随便举一个例子,大家现在都说大数据的可视化,大家觉得这是现象级的一个东西,是一种技术。但是这种技术用什么样的标准区判断它或者不好。其实在我看起来,大读书可视化技术做的好不好,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够通过这样一个技术把过去抽象,理性的这样一种成份能够有效的转化为一...
——基于对话机器人在传媒业应用的现状考察与未来分析
作者简介:
赵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喻国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摘要:
本文对人机协同技术在新闻领域的一种具体应用形式——“对话机器人”进行了考察。梳理了传播模式的演进逻辑,以及不同阶段所对应解决的传播基本问题,从而外部驱动和内部需求两方面得出了催生人工智能新闻的动因。并分析了对话机器人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新闻的具体体现,在新闻生成、传播...
讲到互联网投资的价值,应该说是个很复杂的课题。这里,我从互联网的价值本质的层面上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作用于社会的方式就是“连接一切”。迄今为止,它已经或者正在构造出改变社会生活和社会构造的三大网络:内容网络、人际网络以及物联网络。这种“连接一切”的巨大发展改变了什么?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于个人的激活——使个人作为社会运作的主体地位有了一个破天荒式的崛起。从此,社会构造和社会运作的基本单位由过去的“机构”降解到个人,由此释放出更多的自由度和运作空间,使社会运行的基本模式...
「摘要」
网络舆情的治理现已进入到供给侧改革的发展阶段。如何使网络舆论的生产与形成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吻合,成为一个重大命题。互联网作为一种“高维媒介”是对于个人(权利、传播力、资源价值)的“激活”,网络舆论场的内容生产的主体是被“激活”的个人及个人联合体。因此,网络舆论场供给侧的关键是制定和构建一个关于舆论表达的规则体系。对于网络舆论场,我们应当认识其复杂性,并且在网络舆情的治理规制的构建中体现这种复杂性的要求。同时还应当理解和把握网络舆情生态机制中的关联性,保护舆论成分的多样性。应当善用网络舆情...
一.互联网不仅是传播工具,更是社会的操作系统。
媒介融合现在在国内、在媒体界、在社会上已经说得很热,但是媒介融合的概念如果从字面上去理解的话会引起一系列简单化的误解。比如说一提到媒介融合,我们会认为有一个谁吃掉谁的问题,是新媒体吃掉老媒体还是老媒体吃掉新媒体,这是一个在中国很敏感的问题,一般的逻辑当然应该是传统媒介去吃掉新媒体,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去操作,恐怕这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媒介融合会让人误解是一种新媒介和一种传统媒介之间的战术性的简单的对接,无论是业务对接、品牌对接、资源对接,是一种新媒介和旧媒介的对接,这实际上是我们今天媒介转型的任务理解得简单化了,因为我们今天现在所面对的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