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文杰

北京中原总经理

房租炒作空间有限,已见顶回落


    从4月中旬房地产新政出台后,随着各项调控政策的深入实施,商品住宅的成交量出现大幅下降,持续攀长的房价也终于得到有效遏制,与销售市场的低迷形成明显反差的是房屋租赁市场变得十分火爆,很多城市的房租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房屋租赁价格平均涨幅超过10%,一些位置好、交通便利、配套齐全地区的房屋租赁价格涨幅甚至超过20%。

    综合分析,此轮房租上涨是由于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首先,根据我们的监测,自2009年中以来,全国主要城市的租金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的...

Read more

统筹规划是解决“商改住”的根本之道


    通过工商注册登记的方法,解决了“住改商”也就是所谓商住两用房的管理问题,近年来商改住项目又大量产生和兴起。

    一方面是源于住宅市场的火爆,供不应求局面加剧,带来的价格猛涨,比写字楼商业及酒店开发商可更快回笼资金并获得丰厚的利润。

    另一方面,由于商业地产受使用年限少、按揭门槛高、专业性很强、投资难掌控等多种因素影响,商业地产长期被忽视,投资者不愿问津,加上大量资金涌入住宅市场,一些地区出现了住商价格倒挂的现象,貌似高档的商业地产卖的比普通住宅还便宜。因而不少开发商将商业项目改成住...

Read more

市场观望破冰,降价在即


    从4月中旬大规模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市场就很快进入观望阶段,成交量开始大幅下降,进入5月,一方面各地方的政策实施细则纷纷出台,从政策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细化,加强了可执行力度和可操作性,对市场的影响也逐步显现;而进入6月,政策走向信号明显,政府的宏观调控依然持续从紧,从国务院发布的“新36条”、住建部将保障住房建设列入各地工作考核内容、国税总局关于明确土地增值税清算中的细化问题、发改委提出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和通知的陆续出台,都可以明显看出政府此次调控楼市的决心,受上述两方面影响,6月热点城市的新房市场成交量均再次出现了大幅下降,然而由...

Read more

楼市调控,趋紧信号明显!


    楼市调控到了这个阶段,观望气氛似乎更浓厚了。



    客户对楼价是否真的会降存在疑虑,我们看五月调控新政出台后,虽然成交量大幅下滑,但是仍旧和2007年高峰期的平均交易量相当,应该叫“虽然很差,但是好过预期”,因此说明不少客户还是担心价格会涨而出手抄底。

    另外开发商也没有明显降价,因为开发商不清楚调控楼市的政策是不是真的会进行到底,还是会所谓的“软着陆”,房地产对经济GDP影响巨大,而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往往有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因此是不是会动真的这很难说,另外一点就是降价的幅度市场...

Read more

滞胀的楼市何时可以“消化”?!


    滞胀是宏观经济学的说法,大意是“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现在用滞胀来描述当前的楼市一点都不为过。

 

    历经3月份的成交量小高潮后,进入到4月以来至今,楼市没有像人们预期一样出现每年春季固有的火热,具体体现是:

    1、成交量持续低迷,最近四周的平均日成交量只相当于往年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2、开发商原本准备4月开盘的项目现在都推迟到5月“看看”;

    3、这次成交量低迷是全国性的,不是局部的;...

Read more

灾区“豆腐渣”工程--救灾后应彻查


汶川大地震的受灾情况中,最让人揪心的就是多所正在上课的教室倒塌,千名师生在这次地震灾难中集体遇难,十分令人悲恸。但是从现在的传出的信息来看,不排除灾区的某些校舍存在的“豆腐渣”工程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

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中,有新加坡的记者就开始质疑,说校舍得倒塌是否存在“豆腐渣工程”现象?在国家抢险救灾的队伍向外界透露信息中,不难发现类似“倒塌的水泥中的钢筋为什么这么细?”和“泥巴代替水泥”,“非震中区的都江堰聚源中学房屋建筑倒塌的比震中的还要多”,“为什么只有校舍倒塌而周围的建筑都完好”的类似质疑,许多遇难学生的家长也强烈要求中央政府随后彻查在“豆腐渣”工程中的官员贪...

Read more

中国需要几个金融中心—北京准备好了吗?


    2008年5月6日,北京市《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表明北京决心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三天后,“陆家嘴论坛”开幕,高官云集讨论中国“金融中心”相关问题。香港已经是公认的亚太金融中心,上海早在1992年就已经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最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是,由于中国特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在经济领域,政策面是起着至关重要影响的因素,政策一出,可以使股市大涨,政策一出,能使深沪楼市大跌,有政策的保障,中国的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游离于世界经济的影响之外,所以金融城市的建设都不能抛开“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部分金融机构总部从上海回...

Read more

北京成交见底,市场日趋活跃


 

    2008年对于北京楼市是十分敏感的一年,一方面奥运终于要来了,楼市在持续几年的奥运经济带动下的高增长是否还会继续?另一方面楼市又将面临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信贷紧缩和通胀压力有增无减,现在人们最关心的是未来楼市会究竟如何?

    据北京市统计局的统计显示,1-4月我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为181.3万平方米,下降54%,降幅比一季度扩大6.1个百分点。其中,现房销售面积48.3万平方米,期房销售面积133万平方米,分别下降47%和56%。从已经过去的几个月来看,2008年的平均成交量只有2006-2007年的三...

Read more

北师大限价房纷争:限价房"身份"导火索


    谁都每想到的是“限价房”的导火索在北师大被点燃。

 

    由于北师大教师内部申请购买“限价房”的事件被网络和媒体披露后,“限价房”再次引起关注的不是建设地点的分布,一如人们预期,“限价房”身份再次成为质疑焦点。

 

    其实从“限价房”一出生,就身份不清:属于保障性住房范畴,但是是商品房,含糊的购买对象定义和再上市的门槛都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当然模糊的身份也肯定给外界留下无限想象空间。

 

    由于“限价房”比周边平均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