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崔灵灵

论民营医院投资的方向
自96年开始,政府鼓励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已经初成效,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渴望在庞大的医疗市场中分一杯羹。民营医院的经营模式也在摸索中有了一个定论:“大专科小综合”是民营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
急功近利,专科医院发展瓶颈难突破
将民间资本引入医疗机构投资领域,将各类医疗服务领域对其开放,以有效的补充政府投资医疗机构的不足,这可能已成为了各级政府实现卫生领域改革目标的首要环节。
据北京普祥中医肿瘤医院合作公关部孙唯泰主任分析,小型专科医院应该是比较容易赢利的一种投资模式。因为相对于综合性医院而言,做专科的优势是无论专家、宣传、还是资金都可以有一个聚焦点,突出一个点来赢...
广告受限后的医院营销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几十亿元的费用花在医疗广告上,广告已成为民营医院的救命稻草,那么,在国家在关法律对医疗广告的实行限制后,民营医院将何去何从?
新规出台,非法广告罪责难逃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去年在福建查处的非法医疗广告中80%以上都是民营医院的广告。民营医院的医疗广告大多存在以下问题:一些民营医院无照经营、无批文或者超批文,还没有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证》和《营业执照》,就敢开门营业并且大做广告;一些民营医院为了压缩成本,聘请的医生经验不足,甚至有部分医务人员都没有合法的行医资质。就敢执刀为病人做手术。有的私营门诊打着“研究中心”的招牌。研究所,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冲破药店经营利润瓶颈
无论什么企业,想要多赚钱方法有三,一是拓宽经营渠道,二是拓宽经营范围,三是压缩经营成本。提高资本运作效率。药店亦然。
怎么将范围扩大呢?药店中经营日用品,化妆品,这一条路在中国药店甫一出来,就遭到了大家的唾骂。其实未免有些大惊小怪。本人愚见:在日本药店里其实比中国还要像杂货铺,其实只要不买假冒伪劣产品,像一些药妆类的化妆品,仿佛在药店买更加顺眼。保健品,医疗器械这些不是药品却与药品息息相关东西在药店出售就更加无可厚非。这些与经营范围打擦边球的产品,才是厚利所在。
门面的多少对于药店而言几乎是其说服消费者的又一大利器——-不多开店怎么能扩大知名度,怎么能增加交易...
都是面上光
参加了一个会。不大。是关于药店的会。上面倒是海王星辰、上海第一医药、湖北同济堂等大头头都到了。不过是讲自己是怎样占地盘,怎样扩连锁。没甚意思。
有个云南的药店。问千乡万店的云南鸿翔:为啥俺们也申请了,不获批呢?那边支吾着,所答非所问。还是朱长浩一语道破天机:除了之上所讲原因。我听说咱们鸿翔老总和商务部长是哥们。
原来如此!!
金象去的那个不怎么牛。至少不如张峥嵘。谈的也是些虚的东西。其实金象的药贵,在圈内是出了名的。还好意思在上面讲什么优惠。PPT做的还凑合。当讲到他们的网上药店怎样怎样时。京城首家的京卫对我说:他们还没有我们做的好。我们一天销售也没有这么大的量。会员二十万...
一个产业的资本幽灵
联想、华润出击医药产业在2007年出现了结果,这一年还有5家制药企业海外上市;九州通、广州医药这样的医药流通大盘也牵手了资本市场;老百姓、开心人、养天和、同济堂、嘉事堂等以南中国为主体阵营的连锁药店也或明或暗地获得了投资资金。
2007,医药产业资本幽灵频现。外资、国企、民企、风险投资、私募投资等多股力量交织一体,在产业低潮期演绎着暂时的盛宴。
幽灵重现
今年第8期《医药商业评论》卷首的《产业大戏刚刚开始》,对新一轮产业投资的特点进行了观测,其特点与2004年之前的“旧并购”特点可谓泾渭分明。
对此,原国家经贸委医药司司长于明德对《医药商业...
基本药物制度利国利民
杜乐勋,男,汉族。1935年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历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员、讲师,卫生经济学教研室讲师、副教授。卫生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研室资深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杜乐勋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改革创新,奋发图强。被誉为“中国卫生经济学鼻祖,创始人之一”;“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的掌门人”。
实施城市社区、农村基本用药制度有重大意义,目前中国的医药市场有待进一步引导,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来调控。
对于这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执行难”问题,建议卫生部...
软弱的男人
说来丢人,像所有男性一样,我这人很怕买东西。进了一家店,如果不买点什么就出来,仿佛很对不起人家售货员一样。逛商场的时候,总是在试穿的时候被人夸的像花一样,心一软就买了,回来才发现这里不合适,那里也不合适。气恼的不行,去退吧,又不好意思,万一到了商场和售货员唇枪舌战一番,到最后却无功而返,那岂不是更丢人??凑和着穿吧。好歹也是名牌。
最让我气恼的是去买药。
一次是我女儿有点上火。牙肿了,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妻子说让我去买点败火的药。我臆测,家门口就有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