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于辰

华师学生 经济学爱好者 历史爱好者

恋母情结进行中


     ——客氏之祸

    历史上因情废政的帝王大有人在,而绝大多数都是因宠幸新欢而荒废朝政。而新欢的特点一般要年龄小,起码比皇帝要小。但因宠爱“旧人”,而酿成祸患的皇帝亦有之,仅明代就有两位,即明宪宗和明熹宗。

    明宪宗是明代皇帝中非常暗弱的一位。幼小丧母的经历让其对周遭的一切都充满了恐惧,而在年长其17岁的万氏步入他的生活后方有了改善。而这位万贵妃依仗着皇帝对自己的宠幸,将自皇后至妃嫔凡是与皇帝发生过关系的女人全部迫害掉,但...

Read more

世间已无黑与白


  ——魏阉那几年

  中国历史上权宦乱政者不在少数,而尤以汉末、唐末、明末甚之。而明末权宦魏阉忠贤举手遮天,打击异己几乎无以复加,举青史之上,其手段之阴毒,行径之卑劣空前绝后。而与此同时,对其歌功颂德者,顶礼膜拜者在当时可谓席卷全国,甚嚣尘上。这种畸形的政治现象,接二连三的引发出一幕幕荒唐的闹剧,这也就注定了大明王朝这片本已愁云惨淡的天空彻底的坠入暗无天日的阴霾之中。

  前几日电视上有某位所谓旅美学者站在“独特的历史观”的角度,大肆贬损康熙皇帝,继而咏明抑清。有所谓“康熙对诸皇子管教不严,而明朝对皇子的管制很到位...

Read more

行过吴门——千年一座独木桥


今年六月去了一趟南京,于是顺便去了秦淮河畔闻名遐迩的“江南贡院”,科场沉浮,千年一叹,抚今追思便平添了几分感伤,几分思绪。

在江南贡院中发生的最具悲剧性色彩的故事要数明初洪武年间的“南北榜”之争了。洪武三十年丁丑科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为主考官,取录进士宋琮等51人,全系南方人,而主考官亦为南方之人。于是北方仕子大为不满,联名上书皇帝,状告其取仕不公。朱元璋遂命张信等人重审试卷,增录北方之人,而阅卷之后,所呈之卷皆文理不佳,并有犯忌之语。于是朝中之人言刘三吾、白信蹈故意将陋卷呈上。朱元璋大怒,网罗罪名将刘、白二人凌迟处死,51名...

Read more

(历史大家黄仁宇扛鼎之作)如何确定新时代的历史观--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一、 导言 
 
  大约距今约一百年张之洞作《劝学篇》(一八九八年刊)内中提及「图救时 
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这是「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理论上的根据。 
 
  一百年后我们的食衣住行,对人态度、社会习惯,以及日用词汇,都与晚清 
末年有了至大的差别,看来接受西方的经验多,全部因袭于传统的有限。这并非 
我提倡应当如此;而是实际的发展确已如此。 
 
  况且我们所引的「体」与「用」也与前人所叙不同。在我看来,体是组织结 
构,对一个国家讲包括政府行政系统,及于修宪与选举,军备与预算等等。就此 
看来,今日也仍是受西方的影响大,...

Read more

李贽——自相矛盾的哲学家


李贽对于社会的关心由于带有信仰自由和一定意义上的革命叛逆精神而被今日的学界给予了肯定。但在经济社会背景下他又只能是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非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

    作为思想家,他没有路德的自持,也缺乏伊拉斯莫的自信。他所生活的时代给予了他消极悲观的情绪。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成长成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由于政治与文化思想的凝固,思想界只能通过妥协来获得些许生存的空间。王阳明通过改造、整...

Read more

明代心学的一点看法


中国哲学的过分向内追求在明代心学之中达到极致,并从程朱理学中继承发扬了对道德和精神的虚空事物的近乎终极的追求,单纯向内剖析自我的思考方式是中国哲学家们的视角存在巨大的局限性。他们很少能够用哲学去揭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规律,这使得他们的学说注定在某些地方是不能自圆其说的。以“天理”“良知”论争封建道德似乎拥有绝对权威,但必定不会逃出悲剧性的命运。

    王阳明的心学虽然在朱熹理学走到困境时建立起了力挽狂澜的独特思想体系。它力图通过高扬人的主体精神从而确立人在天地间的地位及人类生存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思想...

Read more

应该买房还是不该买房


    作为家庭消费,购买房屋的支出一般是家庭消费支出中占比例最大的项目。富裕起来的中国人首先把改善生活质量的目标放在了住房上。除少数地方外,房屋价格在改革开放后几乎是一路飙升,伴随着老百姓的大加指责,经济学界的高声疾呼和政府部门的三令五申而都作枉然。房价似乎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涨不落。

    于是购买房屋成为了家庭投资理财的最简单,便捷,并且有高回报率的项目。有钱的家庭纷纷开始买房,从最开始的以改善居住条件为目的和为子女结婚为目的,演变为单纯的投机行为。

    ...

Read more

衡量快乐


快乐作为衡量幸福与否的一项绝对指标历来被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给予广泛的重视,功利主义哲学基在研究何谓幸福,怎样拥有最大的幸福。穆勒将幸福归纳为预期中的快乐,已以往的经验所制定出的符合快乐的行为即为“是”,反之即为非。功利主义强调行为的目的性,认为结果是起主导作用的,对于牺牲少部分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大部分人的幸福,是合情合理的。

    而所谓的幸福对于同常人来讲就是满足。(口腹之欲,体肤之亲)但有时却行同样会形成一种幸福,对于用藕高层次官能的人来说,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艺术的欣赏,对人生的思考都是会令人产生缺憾的行为,但人们却乐此不疲。...

Read more

国企低效益探究


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年已经有30年了,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自1985年至今也由20多年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变国有为私人集体所有。众所周知,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原本为国家创造财富的机器变为了吞噬国家财富的硕鼠,国家财政的很大一部分支出是在填补亏损企业,以至其不致倒闭,然而之所以濒临倒闭是因为该企业生产落后,效益低下,国家补贴他们就是在帮助落后的生产力,本该被市场淘汰的生产力。

那么国企效益低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这就要从国企的特点说起:之所以称为国企,就是因为企业的财产是属于国家的,受国家管理与支配,盈亏也由国家负责。另外,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双重性的,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