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沈联涛

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和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召集人。曾任香港证券和期货委员会主席、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

架起东西方的桥梁


  东方和西方的想法有不同吗?如果你将东方定义为亚洲大陆,将西方定义为欧美,那么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全球化促进了思想的融合与标准的统一,但实际上,东西方对公正、信仰、自由、社会地位和价值的定义大相径庭,即使同一个国家内也是如此,更别说一个地区了,因此我们需要为社会和谐开展持续的对话。

  已故法国历史学家、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其20世纪60年代的著述中,将全世界分为四大当代文明:西方、穆斯林、远东和非洲。对布罗代尔来说,地理、社会、经济和思维方式界定了文明,而不是文化。

  布罗代尔对文明的研究非常及时和重要,因为在1993年,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

Read more

政府、市场和货币


  6月,香港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发表了《香港货币体制的未来》一文,引起广大反响。任志刚观点的立论基础是无可辩驳的固定汇率制度无法与持续的财政赤字保持一致。这是从当前欧债危机得出的主要教训,并曾使深陷亚洲金融危机的国家付出了沉重代价。因此,我认为任志刚写这篇重要文章是为了提醒政府,任何与香港政府制定预算时的“积极不干预”传统相背离的行为,都必须考虑到汇率政策的因素。

  毫无疑问,香港目前有充足的财政盈余,良好的经济增长并背靠中国大陆强有力的宏观经济。香港正处于良好的经济形势中,改动联系汇率制度不是必然的措施。但是,好日子也许正是未雨绸缪的好时机,因为在暴风雨...

Read more

印度“计划市场”


   《印度计划的政策制定(Policy-making for Indian Planning)》是一本献给艾鲁瓦利(Montek Ahluwalia)的论文集。迄今为止,在印度17名最优秀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中,艾鲁瓦利是印度计划委员会任期最长的副主席。

 
  这本书涉及了诸多方面的内容,从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梅格纳德·德赛(Megnad Desai)勋爵对印度计划史中经济思想和人物的深刻研究,到德赛(Nitin Desai)提出的在自由社会不断变化的政治环境下进行有计划的挑战,再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史晋川(Ravi Kanbur)对库兹涅茨...

Read more

期盼“绿色城市”


   在为期两天的马来西亚槟城的绿色城市增长(Greening Urban Growth)会议上,我听到了关于城市发展对环境影响的最新见解。从水和空气的污染,到总不见好的咳嗽和感冒,工业污染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历史上,人类人口达到2000万用了5000年时间,然而到1800年就膨胀到10亿。在1950年世界人口仅有25亿,但是2011年已达到70亿,这意味着从我出生的年代至今,世界人口近乎翻了三番。
 
  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主要来自我们对能源的使用。加拿大生态学家Vaclav Smil注意到,在罗马时代,每年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为100亿...

Read more

充满挑战的2012


  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2011年是可怕的一年,除了卖空者外大部分人都亏损颇多。

  在一年的亏损后,你几乎可以相信任何事情。根据玛雅历,如果世界将在5125年即公元2012年12月21日结束,那么大灾难将在一年后降临。中国的占星家也相信,龙年是发生重大转变的一年。如果你相信欧洲怀疑论者(Euro-sceptics),那么欧元区将在明年崩溃,一个新秩序将被建立。

  为什么2011年金融市场的表现如此惨淡?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研读了贝努瓦·曼德尔布罗特和理查德·L·赫德森2008年写的《市场的(错误)行为:风险、破产与收益...

Read more

欧洲债务型通缩两难


  欧洲的问题是银行-财政双困境,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救助银行,而政府财政上的未偿债务现在又成为通缩加剧的根源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费雪(Irving Fisher)最先提出了“债务型通缩”的危险性。在“债务型通缩”第一阶段,经济状况开始恶化,借款人为降低债务而抛售资产。到了第二阶段,由于客户开始清偿债务,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不断收缩。这时,资产价格普遍下跌,人们预期资产泡沫要破裂,进一步造成了企业净资产的下降。

  由此带来的企业赢利水平的下降会导致贸易量缩减,因为家庭消费信心减退,投资者也担心未来。在宏观层面,贸...

Read more

对冲基金猛于虎


  欧洲正在成为对冲基金的试验场,这不仅仅是监管问题

  我是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的第一批目击者之一,但是,当时我并不了解背后的操纵者及其操纵过程。当我阅读马拉比(Sebastian Mallaby)撰写的《比上帝还富有:对冲基金与新精英的崛起》(More Money than God - Hedge Funds and the Making of a New Elite)一书时,不仅再度唤起了对那次危机的回忆,而且深入了解了个中内幕,痛定思痛,感慨万千。          
...

Read more

信用泛滥


  全球信用泛滥正在再度成为经济雷区,其背后推手是由“大而不能倒”的全球银行体系和规模巨大但几乎不为人知、不受监管的影子银行部门。

  然而,很多人并没有看到这一点。伯南克等人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主因是全球储蓄泛滥导致资金从长期存在国际收支盈余的高储蓄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是亚洲——源源不断流出,导致长期利率跌至最低点,引发了美国和其他地区的资产泡沫。

  但是,国际清算银行的博利奥(Claudio Borio)和迪沙亚特(Piti Disayat)雄辩地指出,储蓄泛滥理论并不能解释引发2008年危...

Read more

走向多极货币体系


  大多数人认为,国际货币体系是“二战”末期打造布雷顿森林体系过程中形成的规划性产物。对于IMF和世界银行这样的全球性金融机构而言这种看法是对的,但是现在的体系中充斥着混乱的规则、监管、外汇制度和营利性金融机构。

  当前我们有全球的金融市场,但是没有全球性机制应对周期性危机,只能依赖各国政策制定者偶尔达成的共识。

  在美国是全球主导力量的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这些都不是问题。但是当美国在1971年放弃金本位时,一切都改变了。从那时开始,国际货币体系很大程度上被美国和欧洲所主导,它们拥有IMF的大部分投票权。

  毋庸赘言,新兴市场的话语...

Read more

欧洲缺少政治诚信难阻危机


  当前欧洲缺乏足够的政治合作以防止悲剧进一步恶化。真正的问题在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激励结构

  希腊悲剧是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大多是关于个人或国家的悲剧。悲剧当然就是会让你哭的戏剧,因为其结局通常都很悲惨。

  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我们现在也在观看一场可怕的悲剧。

  偿付危机与流动性紧缩

  当前这场欧洲债务危机是2007年8月开始的,当时欧洲央行不得不大规模干预,向欧洲银行业注入流动性。

  干预规模让人措手不及,主要是因为欧洲的监管者们猛然发现欧洲银行业购买了华尔街出售的大量有毒资产。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后,欧洲银行业的问题被全球危机所掩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