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赵迪

中国文化新经济开发标准研究委员会主任

一部悲怆的中国期货史:生还者


——暮雨金融小说《生还者》序

  最早认识曹洁,还是在大型财经电视节目《交易日》工作的时候。那时的曹洁经常应邀担任《期货报道》栏目的访谈嘉宾。每次前来,曹洁总是一身纯黑色的套服,再配上飘逸的长发,不急不徐地由远而近走来,步伐稳健有力,显得雍容大度,在狭长的演播大厅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恰好《期货报道》栏目的制片人刘燕就坐在我旁边,使得我有机会聆听她们专业的交谈。在“国储铜”事件后,我也开始对期货市场有一些了解,于是也见缝插针地向她请教一些问题。后来,慢慢熟悉了,加之又同属“80后”的一代又拉近了距离,接触也就多了一些。一次偶然的机会浏览她的博客,发现她正在写一部名为《生还者》的期...

Read more

抛出“基金拐点论”,引来业界一片哗然


先记一下,有时间再详细谈

 

基金业现拐点迎寒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9日 02:09 南方都市报
赵迪认为,四大特征变化体现了基金拐点的来临。制图张春花

  “经过了2006、2007年的膨胀式发展后,基金行业的阶段性拐点已经出现。”著有当代中国第一部描述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现状和内幕的财经小说《基金经理》的赵迪最近发表文章如此认为。针对此说法,昨天不少基金公司、分析师接受记者采访时普遍不太认同此看法,但认为基金分歧会加大是趋势,目前基金行情不过是个小波折。

  四大特征体现拐点来临

  与去年动辄数百亿的募集额、出现一日售...

Read more

21世纪经济报道也来凑热闹,继续批“基金拐点论”


欢迎讨论,继续看戏

市场不振 基金反思跌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31日 03:1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翼

   “基金经理也是新股民,没必要那么迷信。”有网友在财经论坛留言说。而据记者观察发现,此种评价应属于较为礼貌、平和一类。

   “我买的是基金。”从2006年末开始的好长时间,基民总是对股民说,其间的自豪显露无余,基民亦成为流行的热门词汇。

   时过境迁,随着牛市的结束,基金以及执掌他们的基金经理已经从神坛跌下,而随着基金净值的跌破面值,基民则用地狱的评价体系来对应曾经的明星基金经理。

   “市场找不到替罪...

Read more

私募基金:投资管理能力日趋分化


去年10月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完整的熊市。指数最多下跌超过50%。在巨大的系统性风险面前,不仅个人投资者亏损累累,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同样损失惨重。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的信托型私募基金在如此剧烈的下跌行情中差异十分明显。随着考察时间的拉长,私募基金之间的投资管理能力日趋分化。对于中产阶层投资者来说,将一百万以上的资金交给私募基金管理之前,必须对私募基金经理人的投资团队、理念策略以及历史业绩有一个清晰地了解……

私募基金:投资管理能力日趋分化

 

 

最近6个月:亿龙、国轩领先、东方港湾垫底

从最近6个月信托型私募基金的业绩表现来看,尽管实现正回报的...

Read more

基金为何不认错


近一段时期,财经媒体对于基金行业投资运作、内控管治、市场营销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批评和质疑。然而,这些善意和中肯的批评与质疑非但没有引发基金行业中人的检讨和反思,相反,更多的基金公司忙于寻找各种理由进行辩解。标榜理性、专业的基金业从来不肯正面承认自己的失误与过错。然而,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也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有时候低下高昂的头承认自己的错误非但不会遭致各方的鄙视与唾弃,反而会赢得更多的信任与尊重……

基金为何不认错

赵迪

 

助涨助跌,怎可归罪持有人

开放式基金可能引发助涨助跌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在本轮行情中,开放式基金的助涨助跌效...

Read more

公募基金经理大揭秘


近期,基金经理这一群体成为财经媒体关注的话题。其原因可能在于市场调整阶段公募基金糟糕的表现。的确,如今的基金经理虽说不至于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但和过往两年相比,的确是风光不再。但我想,不管是财经媒体还是投资者都应该客观地看待和认识这一群体。笔者通过实证分析,统计并归纳出当前基金经理这一群体的一些特征,供各方人士参考。本文的统计数据全部来自Wind资讯,时间截至2007年6月10日。对于同一人任职多只基金的情况,我们分别进行统计。

基金经理的性别、年龄与教育背景

根据统计,561位在任的基金经理中,489人为男性,占全部基金经理数量的87.17%;72人位女性,占12.83%。这...

Read more

清盘的私募,别为我哭泣


据媒体报道,山西信托·丰收盈宝结构化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在运作过程中,信托财产净值触动了提前终止信托计划的条款,为保护优先受益人的利益,决定提前终止该信托计划,并已于2008年4月22日进行清算。这一事件对市场的震撼度并不亚于“私募教父”赵丹阳于2007年末的清盘。相对于后者的主动性清盘,丰收盈宝这种被动性清盘给市场带来的恐慌更加严重……

清盘的私募,别为我哭泣

赵迪

 

有人辞官归故里  有人漏夜赶科场

丰收盈宝的清盘时间是今年4月末。从时间上看,这一事件已不算作新闻。但在时隔一个多月之后才被媒体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媒体更加关注深国投、平安信托两大阳光私募平...

Read more

现在和1000点时 差别在哪儿?


    上周股市继续下跌,虽然有两天的反弹,但总体力度依旧有限。股市跌得已是"人没人型、股没股型"。有人说,股市用8个月的时间走完了4年熊市的跌幅;也有人说如今的市场已经和上证指数1000点时候的市场十分相似。所谓相似,我想是从估值的角度来说的。
  简单的估值指标包括市盈率和市净率。市盈率等于股价除以每股收益;市净率等于股价除以每股净资产。数据显示,如果单从市盈率水平来看,2005年末时候,A股市场的整体市盈率在16倍,2006年、2007年末这个指标分别上升至35倍和61倍。而截至上周末,按照2007年业绩计算的A股市场静态市盈率水平是23倍,较200...

Read more

方正证券策略分析师华欣跳楼自杀zz


这可能是第一位选择以极端方式结束生命的证券分析师。

听到这个消息,很令人难过。

祝福中国资本市场,但愿悲剧不要重演。

 

      24日的杭州,江南特有的梅雨天给这个城市笼罩着一层阴云,雨不时会落下。方正证券策略分析师华欣的追悼会上,沉重的黑色遍布了整个追悼大厅,一位华欣的同事流着眼泪念完了悼词。

  2008年6月21日,华欣选择了跳楼自杀,离开了他的家人和同事。有人猜测,华欣可能得了焦虑症。

  作为方正证券的策略分析师,方正证券的网页上还写着华欣的简历:"药学硕士,执业药师资格,具有多年制药企业生产、研发、销...

Read more

又到华山论剑时


又到华山论剑时

 

截至本周一收盘,基金上半年的业绩尘埃落定。每到此时,财经媒体总是热衷于对基金业绩进行品头论足。笔者亦不能免俗,加入到华山论剑的行列之中。只不过今年有些悲壮之处在于绝大多数基金只能交上负回报的答卷。

正超额收益不能掩盖负绝对收益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股票市场,跌幅超过折戟次债危机的美国股市,也超过深陷经济泥潭的越南股市。截至2008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下跌48%,深证成指下跌47%。这固然和过去两年巨大涨幅积累的泡沫有关,但在短短的8个月时间出现50%以上的下跌绝非单纯的挤兑泡沫那样简单。

我们始终认为,2005年以来,伴随着基金规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