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民

朱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原IMF全球副总裁,复旦大学杰出校友;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博士。
2003至2009年,任中国银行副行长;
2009年10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2010年2月24日,兼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特别顾问。主要从事国际金融、银行业务和宏观经济方面的研究。2011年7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正式提名朱民为IMF副总裁;7月26日,他正式出任该组织(IMF)副总裁职位,成为史上首位进入IMF高层的华人。
2016年7月底,朱民卸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一职。  
2014年,朱民入围2014年度华人经济领袖。
2016年3月25日,朱民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2018年12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   2019年12月18日,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世界距“大通胀”仅一步之遥


  从“三低一高”到“三高一低”

  自 2008 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处于稳定的“三低一高”状态,即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债务。企业投资扩产能和增加就业低迷,居民消费意愿降低,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低均衡”状态。

  疫情后,强力刺激政策推动的总需求上升打破了这种均衡,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使商品供不应求,导致食品、商品等领域高通胀。全球供应链压力达到近 25 年最高,供应“瓶颈”凸显,生产要素价格因此大幅上涨,主要国家 PPI 与CPI“剪刀差&rdqu...

Read more

朱民对话瑞·达利欧:五大因素影响2024


 

  要点:

  1、目前通货膨胀受到五个因素影响,包括世界各政府的高负债、美国明年的大选、地缘政治、时代变迁(如气候变化)、以及科技发展。从这五个因素分析,2024年经济增长可能比较疲软,美国、欧洲的政府债务居高不下,经济中存在着高通胀、美国大选将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应对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和气候变化需要大量资金,都将影响世界经济。2024年政治方面的因素和风险可能比经济、金融的风险更大。

  2、美联储可能会逐步放缓加息的节奏,因为现在2%的通胀目标已经提出,失业率比较低。通胀目标和失业率是美联储的主要控制目标,展望未来,我觉得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是要维持货币价值。

...

Read more

世界经济2024:平庸之年


  提要

  1、2024年世界经济不温不火,没有很大的上升动力,也没有看到明显的下滑风险,但是很难说它是平稳之年,因为它的变动仍然很多,所以我把它称之为平庸之年。

  2、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周期性和结构性变化,增长的周期从明年开始进入下行周期,金融的周期从宽松周期进入紧缩周期,这两个周期叠加决定了明年的基本大局。经济会继续在中低的位置并行,这是明年经济金融的基本特征。

  2、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是3.1%左右,明年预测是2.7%-2.8%左右,将来一个周期到2027年、2028年都是在低位缓缓地发展。

  

  让我讲讲世界经济,我想了想,2024这一年还是有点奇...

Read more

跨越ChatGPT,大模型和AI的未来


今天是一个经济学家跨界的时代,我讲的是ChatGPT,网上都在讲它确实厉害,很惊艳,前景非常好,大家都在讲怎么追随它、怎么做自己的ChatGPT,各个网站现在讨论很多,我借这个机会把我的观察给各位嘉宾做一个汇报。

 

ChatGPT很有意思,很有未来,它的基础是大模型,是GPT,它是延伸到GPT3.5的往前的一个应用。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转移是GPT,是大模型,不是ChatGPT,我觉得这个概念特别重要,理解这一点的话,我们要把所有的工作重点、赶超的重点、研究的重点放到大模型,放到GPT上来,而不是放在ChatGPT。当然,我们应该承认,我们在ChatGPT,在大模型上落后,...

Read more

数据资产时代


 朱民,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

 

在近日举行的2021 智源大会首日全体大会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发表了题为《数据资产时代》的主题演讲,剖析了数据的经济学属性和资产特性,阐释了数据资产化的意义和必要性,解读了数据资产化转型将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数据在今天的社会中无处不在,随着数据规模的扩大,数据应用的加深,人们开始愈发重视数据的经济学特征。数据的虚拟特性,使其可重复使用,且转移成本为零;数据有高昂的固定成本,且复制成本几乎为零;数据可以共享,即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

Read more

2021,拐点已至


 本文为朱民2月21日在央视财经“十大顶级经济学家看宏观大趋势”系列节目中,所做的《“后疫情时代”,世界及经济复苏路在何方?》主题分享。




01

未来5-10年,做好“低轨增长”的准备

从全球经济、金融来看,2021年,是特别关键的一年。
之所以说关键,是因为喜中有忧。喜是经过2020年的波动,经济逐渐由衰退转向反弹。
而且由于新冠疫苗的出现,估计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大部分区域可能都会接种疫苗,疫情就有可能逐渐被控制住。
同时,各国政府还大力度地刺激经济,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经过一年的折腾,以中...

Read more

科技之变就是生死之变!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观察。

  我们看到,疫情正在深刻地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严重衰退,金融市场巨大波动,国际政治生态恶化,但是所有的东西拢在一起,受疫情冲击最大的是科技。疫情推进了全球的科技创新,疫情也推动中国进一步走向一个全球引领科技的高峰,所以科技和数字化转型的大潮是一个了不得的事情,正在到来。和以前所有的事情不一样,以前当所有的变革来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是拥抱它、还是不拥抱它;但是,当科技和数字化转型到来的时候,所有的人、所有的企业、所有的国家别无选择,只有跟着科技和数字化,这是生死之变,或者你跟上这个潮流,或者你被淘汰。我想可以说,在今天几乎没有一家纯线下的企...

Read more

美股短期反弹脆弱 下行震荡的风险不容忽视


   一、疫情冲击美国股票市场,股指大跌后快速反弹

  1.美国股票市场大跌后快速反弹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股市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牛市,已经进入高指数、高估值和高风险的周期尾部阶段[1]。2020年3月初,沙特引发原油价格战,导致全球股市下跌,接着,新冠疫情在美国蔓延,美国股市崩盘并引发流动性危机,美股在短短10天内经历4次熔断。从2020年年初至3月23日最低点,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累计下跌了37.09%、33.92%和32.28%。同期,全球股市纷纷大跌,如图1,欧洲地区下跌更为严重,其中西班牙股市下跌了42.44%。

  图...

Read more

人民币将在虚拟货币等三个新领域做出重大突破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么重要的论坛,和其他嘉宾一起分享我们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些看法。第一,在过去几年里,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包括几个指标:1、贸易融资我们现在已经超过日本,在全球占第三,贸易融资对货币使用量有非常大的帮助。2、人民币进入SDR货币篮子标志着人民币正式进入国际官方货币舞台的中心,成为了世界的一个储备货币,到现在为止已经有2176亿元的外汇储备在各国央行里。3、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央行和世界范围里39个国家的银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货币互换协议的规模已经达到3.47万亿人民币,人民币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货币互换圈,可见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有非常长足的发展。

  第二...

Read more

我觉得疫情的危机可能会持续比较长时间


  如何拯救受疫情冲击的中小企业?

  面对疫情,经济增速在下滑,中小企业相应地也受到了冲击。这是一个大的背景,即使有政府的救助,我们也不可能完全地消除疫情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有一个很好的评估指标,就是失业率。如果失业率大幅度上升,就说明中小企业在不断地倒闭、关门,这意味着中小企业的处境非常艰难。所以,我觉得失业率是一个很好的评估指标。

  朱民

  我觉得中国有一些独特的政策,跟德国、美国、英国不一样,那就是地方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地方政府在中国对于支持中小企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要提供物流服务,提供地方的金融支持,降低租金的成本等等,这是国外没有的。但是中国又缺一点,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