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志懿

 传媒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从事媒体新闻、广告、发行工作多年。历任长沙晚报报业集团湖南新闻部记者、广告部主任、发行公司常务副总编辑、传媒杂志社社长助理,兼任多家新闻核心期刊特约顾问及编辑,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湖南省新闻论文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

报业第四城?(重庆报业生态调查)


    2004年,山城重庆,《重庆时报》坐拥华商报系上亿资本呼啸而至,一时硝烟四起。

    2004年的《传媒》,曾对重庆冠之以“报业第四城”,对《重庆时报》加盟战团的重庆报业进行了重点关注。

    五年里,重庆的经济得到重大发展,,甚至有专家呼吁将重庆、成都、西安连成一线,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与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并驾齐驱。重庆,已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第四城。

在报业发展上,经历五年激战的重庆报业,战局如何?是否还能匹配“第四城”的美誉?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在咋暖还寒的春...

Read more

采访手记:关于重庆报业未来的思考


采访手记:关于重庆报业未来的思考

文/周志懿

 

对重庆报业生态的调查持续了近一周的时间。尽管我们的记者有的每天凌晨五点就跟着报社的发行车实地考察,从报贩那里了解情况;尽管有的记者为了一手真实的数据晚上与采访对象要聊到凌晨三点;尽管我们尽一切可能地想了解到更多基层真实的数据。但坦率地说,作为外来者,一周不到的时间还不能让我们自信地认定自己就是掌握了重庆报业那把金钥匙的人。我们所做的,只是尽最大的努力以客观、理性的视角报道这一切,将我们所了解到的信息、数据、案例、人物在读者面前真实呈现。这既是《传媒》的宗旨,更是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所在。

抛开我们对报道真实的重庆报业可能引发...

Read more

柳祖源的坚守——重庆报业生态调查之二


  

    图解:笔者在重庆某报社与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座谈重庆报业生态

   

    谈起重庆报业,如果忽视了《重庆时报》,显然是有失客观的。尽管有强大的华商报系作为后盾,尽管时报在五年拉锯战中同样频频出招,但由于华商总部远在西安,对重庆有鞭长莫及之憾,而日报集团一家独大,两者相争,在外人心里,情感的天平自然倾向了时报这个“弱者”。而要谈及《重庆时报》,自然离不开其背后的灵魂人物——柳祖源。记者拨通了柳祖源的电话,告知其采访意图,但柳听说我们之前已经去了商报,便婉言拒绝了采访,拒绝的原因记者不得...

Read more

转:金融危机加速中国报业结构调整


周志懿:金融危机加速中国报业结构调整
 
 
    5月5日下午,《传媒》杂志社副社长周志懿做客某网站财经频道,分享了他对金融危机下中国传媒业危机与应对的看法。

周志懿认为传媒业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中国报刊业的广告从去年9月开始至今,有一个显著的下降过程。同时,全球性金融危机也加速了中国报业的结构调整,通过市场自发调整,将淘汰一些生存能力低的媒体。周认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报业退出机制上做了相当多的努力。

周志懿认为美国报业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峰值。美国科技的发展,电脑、电子产品相当普及,报业就变成了一个无论是传输方式、...

Read more

报业转型首先是观念要转型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资深媒体人,《传媒》杂志社的常务副社长、副主编周志懿先生。周社长欢迎您。

  周志懿:你好。

    主持人:应该怎么样转型呢?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本来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好,在现有的报业管理体制中,它又应该如何突破呢?

  周志懿:报业的改革和发展的突破,不仅是管理体制的问题,我认为取决于报人自己。

报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我想首先是报人自己的认识问题。我们现在如果说我们的报人不从根本上改变对报业的认识,体制再宽松,未必这个报社就能够发展...

Read more

我主编的第一本书《在北大讲传媒》正式出版


    欣欣然,经过艰难的努力,经过热烈的期盼,《在北大讲传媒》一书终于出版了。

    这本书开创了几个第一。它不仅是我有生以来策划编撰的第一本书籍,也是传媒杂志社出品的第一本书,同时也是国内传媒行业中专门由各位媒体老总纵论传媒创新的第一本书籍。

    围绕国内传媒业的创新,出一本融权威性与实用性的行业用书,这是我三年前就有的想法。传媒杂志社从2006年起就参与发起组织的中国传媒创新年会,至今已逾四届。每一届年会都能聚集国家顶尖的传媒专家与创新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新实践现身说法,每一次...

Read more

中国报业:不要自己吓自己


    如果说现在中国报人们很多已经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恐慌中,这并不是一个耸人听闻的说法。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报业广告收入已经不是增幅下降,而是收入环比下降近30%,甚至更多。从近几个月来与报人的交流看,中国报人与美国报人一样,普通陷入一种恐慌当中,特别是负责经营的总经理或者广告部主任们,压力更大得出奇。

    中国报人习惯拿美国的报业做参照,而美国报业最近传出的消息却只有加剧这种恐慌的迹象,相信关心报业、心忧报业的人应该都掌握这些信息。

    但是中国报业与美国报业是有着根本区别的,除了体制不同,...

Read more

受邀出席第三届南方传媒论坛


大会会场

 

感谢《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老兄,5月23日,应邀出席了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南方传媒论坛暨2009中国主流期刊大会。

圆桌论坛现场

 

大会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新周刊》和《南方人物周刊》协办,主题是“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期刊的未来”。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朱仲南、广东省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郑广宁、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振刚等领导以及《南风窗》、《新周刊》、《南方人物周刊》在内的十多家主流期刊的社长、总编出席了大会。

与会部分嘉宾合影

 

上午的嘉宾演讲阶段为本次大会的重头戏。共有十一名嘉宾进行...

Read more

中国传媒产业经营管理论坛嘉宾云集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金融危机还是给了2009年的传媒业特别是报刊业一个措手不及。

尽管这场金融危机对传媒业的影响早从去年9月就已经显山露水,但由于有上半年因奥运经济拉动的广告增长额垫底,2008年的传媒业却并没有影响到传媒人过年的好心情。

“变化似乎是一夜之间”。一位资深的报媒广告部主任跟笔者这样形容他的感受。

实事求是地说,尽管在今年以来也不泛一些逆市上扬、广告得到增长的媒体,但从全局来看,从今年1月开始,传媒业特别是报刊业广告的下降的确几乎是暴跌性的。无论上海、广东等沿海城市的媒体,还是如长沙、重庆、乌鲁木齐等西部地区的报媒,至少都有20%的下降。这当然还是比较保守的估计,若考...

Read more

上海会议的得与失


   

    筹备了三个多月的2009中国传媒经营管理论坛终于在今天上午圆满落幕。如传媒杂志社每次举办大型会议一样,由于人手少,加之杂志社的大部分员工过于年轻,缺少经验,许多的细节我不得不亲自主导,参与其中。用朋友的话说,全没有个社长的模样。但这其实并不是最主要的,关键在于会议的结果是否能够让参会的传媒老总们满意。老王说以往他们办会习惯做减法,就是能不做的尽量不做,免得反而添乱。我不以为然,恰好相反,只要是传媒的老总们欣然抽身出席我的会议,我会不断地做加法,只恨不得把全身的解数都使出来,为的就是一个口碑,一种责任,一份诚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