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会议的得与失


   

    筹备了三个多月的2009中国传媒经营管理论坛终于在今天上午圆满落幕。如传媒杂志社每次举办大型会议一样,由于人手少,加之杂志社的大部分员工过于年轻,缺少经验,许多的细节我不得不亲自主导,参与其中。用朋友的话说,全没有个社长的模样。但这其实并不是最主要的,关键在于会议的结果是否能够让参会的传媒老总们满意。老王说以往他们办会习惯做减法,就是能不做的尽量不做,免得反而添乱。我不以为然,恰好相反,只要是传媒的老总们欣然抽身出席我的会议,我会不断地做加法,只恨不得把全身的解数都使出来,为的就是一个口碑,一种责任,一份诚心。

    我在传媒杂志的平台上打拼的时间并不长,但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所接触的许多的传媒老总带给我的感受足可以让我受用终生。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社长尹明华先生,温厚,敦和,严谨,是一位真正的传媒业界的思想家与实干家,特别还具有丰富亲和的人格魅力。我这几年主办的会议,只要他答应出席的,绝无二话,必准时出现,而且不管会场有多少人,尹总会非常认真地对待会议,听取演讲,虚心记录;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总裁陈荑茁女士,不仅颇具女强人的风采,而且非常识才爱才。现重庆晨报总编辑张永才仁兄,本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竞争对手重庆时报的副总编辑,但陈总拿来一样委出重任。我在重庆出差时,陈总裁更是亲自为我主持在集团的报告会并主导互动,在我之心里,我认为陈总裁其实是在有意成全我甚至有栽培之情的。还如辽宁日报传媒集团的姜凤羽社长,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先生,家庭医生报的林鹤敬社长,新周刊杂志社的刘胄人大哥与封新城大哥,人之初杂志社的董玉整社长等等……这些资深的传媒老总们虽然个性迥异,但无不有着丰富的内涵与人格魅力。坦率地说他们都算是我传媒路上的导师。

    正如昨晚与洛阳日报社长王健立先生聊天所言,我说我对传媒业的老总们是有一颗服务的诚心的,《传媒》作为一个行业旗舰杂志,传媒单位就是我们的主要服务对象甚至衣食父母。正因为这一点认识,我想每次活动我们都是抱着诚心与责任的。比如刚刚结束的这场论坛。

    为什么在传媒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传媒单位经营并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还要推出传媒经营管理的十强推选,我想首先是源于传媒杂志的行业责任,是表明我们在传媒行业整体受到不利影响时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帮助传媒单位恢复信心,重振雄风。越是危机时刻,越要发出强音,我们就是要告诉社会与企业,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始终有这么一批媒体与传媒精英,在执着地追求着梦想,不断地推陈出新,继往开来,他们是中国最棒的第一传媒军团。事实证明,我们的会议受到了传媒行业的广泛欢迎,不仅国家广电总局的领导与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都亲自到会发表主题演讲,而且此次踊跃报名参会的媒体超过百家,基本上涵盖所有传媒的类别。

    要说本次会议最大的收获,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概括:热烈,深入,创新。特别是如中国纺织出版社社长李陵申所言,我感受到了中国传媒人的创业精神。但最大的也最令我心中愧疚与不安的,还当数有些服务环节的不到位。我们十个人操持这么大的一个活动,尽管媒体代表们都宽容地说本次会议办得不错,但我知道那是一种客气与包容,比如晚宴的桌签分得太晚,导致原来的安排临时一面混乱,嘉宾们随意地坐了,这是很不应该的。但事已至此,只能吸取教训,留待下次会议做为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