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唐茂华

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青年研究者。

McJob与违规用工


最近,麦当劳打算于今年在英国发起一场运动,以促使某些词典出版社修改对“McJob(麦工)一词的解释。麦当劳认为,那些词典里的定义,既不准确,也是对其雇员的侮辱。McJob一词于1980年首先在北美出现。其实就是McDonaldJob两个词演变而成的。1990年《牛津英语字典》收罗这个单字,并定义为:一种乏味、低薪且少有前途的工作。

McJob(麦工)是一个构思精妙的单词,它形象生动的表现了一种单调乏味、低薪的工作。想必它的发明者——加拿大作家库普兰德也许在麦当劳打过工,才能深刻体味到餐饮服务员工作的乏味和单...

Read more

不在危机中成长,就在危机中死亡


  每一个企业的成长伴随着无数次危机。据有关数据显示,一个企业每年至少要遭受1—2次大大小小危机。小的危机浅尝辄止,大一点可能伤筋动骨,再大一点的危机也许让企业元气大伤,只至破产瓦解。至于消费者投诉、毁约拆台、停水断电、截路改道之类的危机,在中国不论企业大小强弱,每年至少要经受10—20次。危机,就像细菌一样,是企业与生俱来的伙伴,它会每天陪伴在身边,令你寝食不安。

  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基业常青,可是数百年以来,无数个企业就是因为危机侵袭而猝然倒在路上。倒下的企业里面有曾经的巨头,也有无名小卒。爱多、科龙、太阳神……名单长得令人喘...

Read more

较量:企业文化 VS 老板文化


企业的成长过程是许多对立事物不断较量的历史,例如独裁与分权、保守与冒进、一元与多元。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斗争史。企业文化的形成也是企业内部相关各种力量不断斗争的结果,其中老板文化曾经是企业文化的最亲密战友,而后又变成最顽固敌人。

所谓企业文化,是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企业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所谓老板文化,是企业原创者个人经营企业的文化理念、经营思路、价值观念和领导风格。在企业文化的形成史上,老板文化与企业文化经历了三种不同的时期。

一、水乳交融期。企业文化发源于老板文化。

当今中国小企业的原创者(老板),大多白手起家,运用个人的经营理念和人格魅力,敏锐...

Read more

10亿收购德国机场,我的三个疑问


不久前,河南企业家庞玉良以10亿人民币买下德国帕希姆机场100%的股权、设备及附属经济合作区土地的永久拥有权,该机场面积是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2倍。中国人收购国外机场永久经营权,这在中国航空史上尚属首次。

   

    笔者第一次看到这篇新闻,彻底被惊喜了。我很高兴看到类似的新闻,通过阅读文章获得中国人的自豪感,的确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出于职业习惯,笔者翻阅了相关的资料,想更多了解这次收购。可是随着案头资料的增加,笔者不禁心生疑窦——10亿收购德国机场,一次充满疑问的收购。

 

...

Read more

火箭队死于何症?


    看到火箭队07年常规赛的表现,谁都以为火箭队肯定能够迈过季后赛第一轮,甚至火箭队夺冠的口号都有人喊出。季后赛第一轮结束时,却是爵士队笑到了最后,在姚麦的沮丧和眼泪中,中国所有的球迷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火箭队又一次倒在季后赛第一轮?火箭队死于何症?

    我也是一个球迷,我也在苦苦寻找答案。

    有人说是范甘迪的指挥不力;也有人说是运气不好;有人说是球员意志不够坚强。但我以为,火箭队输在了球员搭配上。

    由于火箭队球员搭配的失误,虽然聚集了一...

Read more

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文化选择(三)


企业文化的选择过程是一个灰朦胧集四态的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潜在匹配的企业文化类型的有关信息不断地补充并白化,最终挑选出最适宜的企业文化,这种演化特征决定了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企业文化选择决策过程是一个多阶段的、渐进的过程。笔者把企业文化选择分为初选、精选、优化、企业文化的弹性管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选。即对众多潜在的企业文化进行快速过滤,确定可供评价的候选目标。在这一阶段,企业根据实现所在生命周期的具体情况,进行主要矛盾分析以确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以此确定企业文化的论域范围,以主要矛盾的解决为原则,按企业文化类型匹配策略进行初步筛选。基于主要矛盾解决的潜在企业文化搜索...

Read more

蓝藻,让中国企业集体阳痿


一、蓝藻来袭,中国企业未见行动

20075月底,蓝藻袭击太湖,六百万无锡人无水可用。农夫山泉及时无偿捐赠10000箱纯净水给无锡低收入家庭,但其他中国企业却未见有任何行动。在这次蓝藻事件中,从危机爆发到结束,中国企业集体阳痿。

在现代社会,当公共危机来临时,政府、企业、中介组织都是“利益相关者”,应该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和作用,共同抵御危机。可是在蓝藻事件中,我们只看到政府在孤军奋战。

在蓝藻危机时,为什么少有中国企业援助的身影?答案是我们不愿提及却又多次重提的话题:中国企业缺乏起码的社会责任感。所谓无知者无畏,在公共危机爆发时,由于缺乏责任感,中国企业才胆敢...

Read more

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文化选择(二)


  不同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企业内部的冲突、利益不同,面临的问题和压力不同,存在的主要矛盾也大相径庭,因此企业所拥有的选择也不同,必然要求不同的企业文化相匹配。但由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内在规定性,每个阶段企业文化的正常表现都有共性,尽管作为实现文化内核的手段与表现形式可以千差万别,但作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和经营风格仍有规律可循。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分析指明了不同阶段主要矛盾的形成、转换和整合,说明了不同阶段企业文化的特点,从而为企业文化选择完整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企业文化选择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正确地开展和实施。通常有有如下四原则: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文化选择相关联的原则,企业文化选...

Read more

奥运赞助费,别成了巨额学费


期许——奥运盛宴,中国企业的2008大餐

现代奥运会已不是一场纯粹的体育竞赛,更是一场品牌的盛宴。翻开历史,我们看见无数个企业伴随着奥运的五环旗帜一起翩翩起舞,现代奥运会似乎成为了企业从平凡走向伟大的飞速电梯,一个个品牌在与奥运会惊世骇俗的亲密接触中,也实现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飞跃。这些史诗般的传奇故事,让我们领略了奥运会的迷人魅力,更体味了奥运会与现代商业的完美融合。

可口可乐堪称奥运营销的鼻祖。1928年,可口可乐用1000箱可乐赞助了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以后每一届奥运会上都可以看到可口可乐的身影。而可口可乐奥运营销的经验也成为了奥运营销的标杆,它的许多营销...

Read more

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文化选择(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IChakAdizes)博士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同生物一样都遵从“生命周期”规律,都会经历一个从出生、成长到老化直至死亡的生命历程。有数据表明,1970年跻身《财富》全球500强之列的企业,到1983年竟然有1/3已经销声匿迹。这个排行榜上的企业从产生到衰亡,平均寿命只有40~50岁。在日本和欧洲,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为12.5年。在美国,有62%的企业平均生命周期不到5年,存活能超过20年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10%,只有2%的企业能活50年,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8岁,尤其是民营企业,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