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收购德国机场,我的三个疑问


不久前,河南企业家庞玉良以10亿人民币买下德国帕希姆机场100%的股权、设备及附属经济合作区土地的永久拥有权,该机场面积是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2倍。中国人收购国外机场永久经营权,这在中国航空史上尚属首次。

   

    笔者第一次看到这篇新闻,彻底被惊喜了。我很高兴看到类似的新闻,通过阅读文章获得中国人的自豪感,的确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出于职业习惯,笔者翻阅了相关的资料,想更多了解这次收购。可是随着案头资料的增加,笔者不禁心生疑窦——10亿收购德国机场,一次充满疑问的收购。

 

一笔划算的买卖?

在中国,中原之地常出商界奇才。庞玉良平素不显山露水,肯定也是一位商界大鳄,富有非凡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通常,大鳄出手肯定不同凡响,怎么看,这都是一笔划算和稳赢的买卖。

先来算一笔账。帕希姆机场是个4E机场,即跑道长度超过5000,可以起落大型客货机。机场占地1.3万亩,10亿元人民币投入,平均每亩地仅为76923元,这还包括了机场的各种建筑设施。目前上海土地的市场价格基本在100万元/亩以上,是德国机场购买价的12.5倍。

德国人,素以严密谨慎著称,怎么会把如此鲜美的蛋糕拱手让人呢?笔者带着这种疑问察看了机场的资料。结果让我释然。

帕希姆机场位于德国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偏僻而贫穷,该州被称为德国的经济沙漠,是一个典型的“富国中的穷省 资料显示,2004年该州总债务为10.3亿欧元,人均负债5958欧元。当地有高达20%左右的失业率,有些县的失业率甚至达到三分之一。东西德合并十七年来,该州已有三十多万年轻人到其他州寻找工作。在出售帕希姆机场前,当地政府每年需要补贴机场200欧元。这个机场于2001年曾被英国一家专业的机场运营公司收购,但机场的盈利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后来又被德国政府接管。货运机场是否值得投资,最关键是有多少流量,但当地的制造业并不发达。

原来,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狡猾的德国人。

总体看来,该机场虽颇有几分价值,但绝不是一顿免费的大餐。如果充分利用其交通区位优势,用强大的资金作后盾,立足长远经营,精明的中原商人也许会用这个山芋给国人奉献一桌航空盛宴。

 

两个迷人的诱饵?

根据报道,这次收购庞玉良同时获得机场附属保税经济合作区和机场保税物流园,因此我国企业可以进驻保税经济合作区生产、组装,其产品产地可标注为“德国制造”,能有效地规避贸易壁垒。同时,帕希姆县还给机场投资者以优惠政策:每提供一个就业机会,帕希姆县提供7万欧元的补贴;投资100万欧元者,可申请本人及直系亲属的德国居住权。这是两个迷人的、让人垂涎欲滴的优厚条件。正是因为它看起来如此美妙诱人,笔者对此产生了怀疑。

众所周知,德国的移民政策已经越来越严。虽然对德国的地方政府来说,促进就业和吸收投资都很重要。但是为了促进就业和吸收投资,就可以对移民者网开一面,而忽略联邦政府的移民政策和法律,似乎并不是德国人的风格。我对此条优惠政策表示高度怀疑。

唯一有效的优惠只剩下保税区的“德国制造”了。保税区生产的产地可以是中性包装,只打产地不打牌子,因此可以绕过贸易壁垒。虽然中国企业到德国进行生产还任重而道远,但是这条路子肯定是一条颇为光明的大道。

 

一个奇怪的担保?

此次收购共投入10亿元人民币,所需资金由尼日利亚UBA银行提供担保。这是一个令人奇怪的担保。尼日利亚是一个穷国,比中国还穷。找一个比自己更穷的人作担保,去买一个富人的机场,是不是一个滑稽的问题。

更何况,尼日利亚的金融骗子全球闻名,有一种骗局就叫尼日利亚骗局。尼日利亚银行的担保可信度不高。做外贸的人都知道,如果是尼国的L/C,一般都会要求第三国的银行担保,因为尼日利亚的银行不可信。如果是L/D,国内的企业干脆不做,因为尼银行常常与货主联手诈骗。

为什么找一个如此容易让人怀疑的第三方做担保?是被别人骗了,还是要去骗人?

原来,庞玉良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国内最早一批做国际货运代理的商人,生意涉足土耳其、尼日利亚等中东、欧洲地区。他本人曾长期驻在尼日利亚,他在尼日利亚建立了深厚的资源关系。在523的洽谈会上,尼日利亚驻中国大使馆公使、尼日利亚总统代表等出席会议,显示了庞玉良在尼日利亚强大的人际关系网络。但是,10亿元的投资无论对于谁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资金不能出现一点问题;若不然,机场的后续建设跟不上,有可能违背协议,被当地政府重新接管。因此,解决资金问题是庞玉良面临的最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资金问题就是决定本次收购成败的关键。

 

总之,中国企业10亿元收购德国机场,的确是一个美好的开始。虽然旁观者充满了疑问,但同样也充满了期待。在此之后,庞玉良和林德集团只有经受住各种考验,才能最终用成功洗刷掉所有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