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彭行洋

80年生,安徽人。中国信息产业独立评论人士,互联网及IT领域长期观察者。情感中国网(www.qgzg.com)站长。知名博客者,博客《情感中国-网络风云》(b.qgzg.com)荣获新浪博客大赛“IT评论组”金奖。现是腾讯科技、天极网、eNet硅谷动力和人民网IT频道的特约评论员。

从国美看过去,难道是树大招风?


  日前有媒体报道,“新恒基系”掌门人黄俊钦目前正面临一项针对其早年贷款的官方调查。这项调查也涉及他的弟弟国美集团董事长黄光裕。随后国美、鹏润纷纷发出严正声明,称“国美电器、鹏润地产及黄光裕本人到目前为止没有受到任何一级公安部门的调查”。实际上,这个事件中最吸引人的还是黄光裕的身份及其产业对行业经济的影响力。

  曾几何时,如胡润百富、福布斯一类的中国富豪排行榜,让多少家财万贯的富豪们曝光于大众的审视之下。人们对他们抱以景仰与羡慕的目光背后,或许也有嫉妒、仇视的偏向心理。但随着富豪们的水落石出,也不断有人翻身落马。究其原因,无非是偷税...

Read more

团购之殇:中国式创业的跟风积弊


  大约半年多没写了,新年第一篇拟这么个标题,并不准备长篇大论。为什么选择团购这个话题?很简单,前两年刮起的团购之风,近乎把国内互联网行业闹得乌烟瘴气。昨天那家关了,今天这家逃了,债务纠纷不断,后续发展乏力,前途吃紧而非前景光明。团购之殇,“殇”就伤在跟风的问题上,待议。

  且说团购行业,到底套住了多少能人或机构?确有一些公开的数据摆在那里,包括那些曾经成功的创业者、创业家或企业家,还有那些声名或业绩显赫的投资人或投资基金。从某知名团购网站海外上市未果,到另一团购网站高调宣布巨额融资并准备上市依然未果……他们能否全身而退,仍是未...

Read more

反腐败,淘宝亡;不反腐败,阿里亡


  看完《淘宝腐败黑幕调查》,我的感想仅有四个字:触目惊心。

  然后,我深吸一口气,埋首在沙发中,良久无语……悲哀,不仅为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还为社会的良知被一次次践踏,直至泯灭。

  如果不是IT时代周刊在撒谎,就是淘宝网一直在伪装,虚伪不为公众所熟知;如果IT时代周刊不想自取灭亡,那么家大业大的阿里帝国走下圣坛,丑陋伎俩业已一览无余。

  腐败,从来是通向灭亡的捷径。如何根治?水至清而无鱼,水至浑则无良。淘宝的劣根性,也许从基因开始,就注定了这是一道无解。

  我不想评论谁是谁非,因为谁都明白,答案就在那里。你说,或不说,都不会因...

Read more

当文化嫁接互联网,机遇还是遭遇


  从泛文化的角度来看,互联网的东西都是有文化的。譬如新闻、搜索、视频、音乐、游戏、论坛、站长……你说哪一个没有涵括在文化的范围内?因此,互联网本身就是文化产物,它无时不在影响着网民生活,甚至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规律,或许连我们的情感世界也被它所左右。而互联网的神奇之处,也在于使用者有文化。
 
  当我们如饥似渴地探寻着互联网世界时,我们发现,文化搭上互联网的便车已经驶出很远了。而在主流群体关注并重视文化产业时,文化遇上互联网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或说,文化与互联网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互相渗透并密不可分。但探究“文化+互联网&rdq...

Read more

电商趋向寡头,类型化潜力


   国内互联网行业发展至今,电子商务格局并未明朗,还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制约着电商行业发展。那么电商行业未来的发展如何,将会有兼并重组的可能吗?这很难预料!但电商发展趋向寡头经营,个别类型化的经营形式尚有生存空间,值得关注。

 
  聚焦国内电商,主要是面向消费者的领域。从企业到消费者的消费形式,已经从过去的“采购-传统卖场-购买”向“供应-电商平台-购买”转变,其间的供销渠道由仓储物流取代,消费者已成为企业对接市场的直接目标。
 
  反观电商形式,像阿里巴巴私有化B2B上市公司,更多是从自身业务角...

Read more

电商趋向寡头,类型化尚有潜力


  国内互联网行业发展至今,电子商务格局并未明朗,还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制约着电商行业发展。那么电商行业未来的发展如何,将会有兼并重组的可能吗?这很难预料!但电商发展趋向寡头经营,个别类型化的经营形式尚有生存空间,值得关注。
 
  聚焦国内电商,主要是面向消费者的领域。从企业到消费者的消费形式,已经从过去的“采购-传统卖场-购买”向“供应-电商平台-购买”转变,其间的供销渠道由仓储物流取代,消费者已成为企业对接市场的直接目标。
 
  反观电商形式,像阿里巴巴私有化B2B上市公司,更多是从自身业务角度考虑。...

Read more

投资之殇:眼光、关系与市场博弈


  尽管2012伊始,一再谈“殇”有伤大雅,但我还是希望把想说的写完,姑且算是一个系列:团购、创业及投资。因笔者由旁观而自顾再触及相关话题,只是为了与同行者分享一下,别无它意。《创业之殇》见网后,有一些网友加了我,聊聊彼此的感受,挺好!互联网本义也在于资源共享与分享,感谢网编们给予的推荐,谢谢!
 
  话说互联网投资,从早年8848电子商务开始,成功与失败之间,似乎就是一道难解的命题。投资界认为,投资生意十个纵有九个失败,总会有一个人成功——便是赚了!在选择面前,从选人到选项目乃至选择成功机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在寻找...

Read more

网购第三方赔付,根治消费者维权难题


  大概尝试过网上购物的人都知道,如淘宝之类的网购平台不乏物美价廉的商品。但网民心底难免存在疑惑,就是网购出现问题后如何解决纠纷呢?

  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即便到大商场购买昂贵的商品,比如买了服装后发现有质量缺陷,就需要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服装进行质量鉴定,才能作为调换或退款的依据。

  传统商业逻辑是,消费者一旦付款完成交易后,在维权上随即变成弱势——消费者举证难;商家有众多霸王条款抵赖;厂家、销售商间相互推脱;甚至相关部门之间相互踢皮球。在昂贵的维权成本面前,更多消费者无奈选择放弃维权。可见传统服务业的消费维权并不简单,耗费时间...

Read more

“杀毒”迷局:此地无银三百两


有一个民间故事说,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如今以“免费杀毒”为幌子的客户端领域暗流涌动,已然导致国内安全业界猜疑不断。静观这一现象,不外乎是幕后策划者“搅混水”的把戏,其真实意图是想看看来自业界各方面的反映罢了。

 

在我看来,以360安全卫士为代表的免费杀毒客户端,乃是借助于2006年反流氓软件大潮而兴起的一种应用。就像当年的QQ借助ICQ的东风在中国迅速流行一样,360正是借着热炒“流氓软件”的热门话题暗藏机心,甚至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之举。倘没有360数以亿计的装机量,那么周鸿祎二...

Read more

金山谎称全球第一 软件评测到底谁说了算


一项评测中“倒数第一”的成绩,却被硬生生地说成了“全球第一”。“打假名人”王海愤而起身,将金山毒霸告上了海淀法院,并要求金山软件公司退还货款,向消费者道歉。

 

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王海时刻在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一套国内知名的杀毒软件组合却“名不副实”,而且与宣传语相差甚远,这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王海自然看不过去。

 

从一位普通用户的角度来说,如果是轻信了广告宣传语而安装了软件,那么软件就该对得起评测上的数据和结果,要实实在在为用户的网络安全负责,并达到应有的效果,使其物有所值。

 

显然,王海会质疑金山毒霸的评测结果,肯定是软件本身的效果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