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袁锦方

努力中的青年

农业学大寨发端于湖北长阳


2009年1月8日,在中国最早实施坡改梯典型的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乡赵家堰村,一座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大寨亭”建成。据介绍,以“大寨亭”为轴心的纪念观光园占地约500平方米。
“农业学大寨”运动是一场广泛的群众运动,历时十多年之久。“农业学大寨”依据是毛泽东于1966年发布的指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事实上,早在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大寨之路》一文,并发表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此后,全国农村兴起了&ldqu...

Read more

家乡的喜庆习俗


婚姻 1949年前,是封建婚姻,全凭“父母之命,煤灼之言”,富人可以一夫多妻,有的穷人无钱娶妻打一生单身。包办买卖婚姻,常常致死人命。童婚、早娶现象十分普遍。开亲讲求门当户对,妇女命运尤为悲惨。“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婚姻确定,不可变更。如男的先亡,则终身守寡,有的在娘家守“望门寡”,有的到婆家“守节”一辈子。统治阶级还用“施表”的办法束缚妇女,造成婚姻和家庭的不幸,有的怨愤自尽。 
    订婚和结婚有一定的习俗,包...

Read more

我们生活幸福了多少?


昨晚看了中央一台的晚会节目“我们的田野”,那位山东的杨大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那“杨三换”的外号也挺有意思,想想自己的农村生活经历,我们那里也有这种好“三换”的人物,但是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我们村那位纯粹的不劳动,而杨大姐完和她的丈夫完全是靠勤劳致富幸福生活!

从节目中可知,杨大姐对生活的确是热爱的,而且也充分享受自己的生活,这一点,我觉得不少人都应该向她学习。杨大姐本来可以去上大学过另一种生活,但是她热爱农村生活,她的丈夫是幸福的,遇到了这么一个好女人。

一句话,杨大姐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是比较和谐的了。

...

Read more

我们家乡的春节习俗


        我们湖北大冶  的风俗过年从小年过到元宵,小年开始先是炒年货,都是自己家粮食自己生产的东西,花样繁多,接着再打扫卫生,扫干净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厨房处。除夕前一两天吃团圆年饭,如果兄弟多的话,在每家吃一餐,要吃好几餐,很热闹!从年三十开始上灯到年初二,连续三个晚上都不熄灯的,连厕所/猪圈都在内!除夕晚上转点放鞭炮,大年初一和初二早晚都要放鞭炮,初一早上要早起到祠堂给过世的先人拜年!
       拜年的讲究是:初一拜自己家的父母亲/祖...

Read more

元旦赴苏州小记


      08年12月31日,阳历08年的最后一天,我坐火车从上海去苏州,就15元,不是很贵。下午三点五十的火车,经过四十分钟的时间就到了苏州,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人间天堂”的地方。到苏州后同学刚好下班,我就在火车站等他。这时我想把第二天返回上海的车票和计划2日回武汉的车票一并买好,可是到了第一个售票处,那里只卖当天的车票;到了第二个售票处,那里只卖当天和第二天的车票,我就买了一张第二天返回上海的动车组车票,二十六圆;来到第三个售票点时,他们五点就停售车票了,看来我回武汉的车票是买不到了。心里就有一点点的不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