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简析
与此同时,中国外贸依存度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1985~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比国民经济增长快9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从1985年的21.4%提高到2005年的80.2%。特别是在加入WTO后,外贸依存度与出口依存度出现了直线上升势头。中国出口拉动战略型战略由此可见。在出口拉动下,通常会低估本币,反应在汇率上就会表现为汇率持续的上升。
中国出...
作者文章归档:陈红
珠三角甚至包括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正处于发展模式的转换期,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低附加值、传统制造业将从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中逐渐淡出,而电子、通讯、医药、汽车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则将逐渐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动力。
在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背后,则是珠三角乃至整个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目前,珠三角每年出口约2000多亿美元,其中80%左右的原材料依靠进口。适度重型化是广东的选择,而重化产业根据自身发展的规律,要有必要的资源保障。
从地理角度考察,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内陆深广。我国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之间存在严重的分布不均衡:工业基础原材料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区,而加工工业主要集中在...
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早中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因素。工业化走向市场导向的重化工业化阶段是中国(包括广东)近几年显现出的主导势头。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后期,以汽车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和钢铁等资本品出现大幅增长的现象。下游消费品市场中汽车、电器等的高速增长为钢铁、有色、机械、化学工业等资本品行业提供强劲的需求,产业关联效应也使得这些资本品行业的上游部门资源品行业需求增加。
从城市化和工业化主导下的产业链条来看,建筑材料、机械装备、交运设备、金属冶炼(钢铁、有色等)、石油加工等投资依赖型产业带动油气开采、电力、煤炭、矿产、交通运输等资源和公共服务类行业的发展...
珠三角共9个地级以上城市,即广州、东莞、深圳、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佛山及肇庆。以下将广州视为珠三角中部,广州以东的地区视为东部(即东莞、深圳及惠州三市),广州以西的地区则视为西部(即珠海、中山、江门、佛山及肇庆)。
80年代,珠三角西部的经济基础要明显好于东部,80年代西部的GDP 总值是东部的3.23倍,中部(广州)的GDP则是东部的3.33倍,但是20年后,东部的经济总量已经高于西部和中部,到2005年,东部的GDP总值已经是西部和中部的1.55倍,过去的25年(改革开放后)东部的发展速度显着高于西部和中部,珠三角的发展重心明显集中在东部。
珠三角产业变动趋势
根据珠三角自1995年来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来看,未来珠三角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可能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将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将继续小幅上升,但总的趋势将是“先升后降”,在重化工业化完成后,其比重将呈现下降趋势;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将继续一直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将稳中攀升,并且提升的空间大。第二产业质素的提升将逐渐推动相关产业服务水平的提高,高技术和服务业将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珠三角产业结构的实际数据和钱纳里模型分类数据来看,珠三角经济区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更突出些,第三产业发展有所滞后。根据重化工业的发展进程和阶段性规律,许多国家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