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疾病谱多了一个城市病,它对我们身心健康有何影响?
曾祥裕
我一位朋友,他在广州创业收入颇丰,买了高楼二百平方米的住宅,但这高楼与高架桥相隔不远,受噪音困扰。他请乡下老家年迈父母亲来住,三个月后老人相断发病。老人说,住在高楼像困在铁笼子里动物,又整天耳朵嗡嗡响,说不出的难受!
老人不堪忍受城市病的侵扰,坚决要回老家,回到乡下身体很快得到康复。
朋友父母亲的遭遇不是个案。
随着城镇化高速发展,空气、 地下水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交通拥堵、食品安全危机等问题随之出现,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也对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不少人也因此患了“城市病”。
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过: 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
“城市病”的根源在于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的失谐。
据贵州省未来研究会研究员雷家驹介绍,我国城市化格局畸形明显,在东部每155公里一个城镇,西部平均1045公里才一个城镇。城镇分布密度是1∶14的差距,西部地区城市密度为0.22个/公里2,全国平均为0.7个/公里,相差3倍多。特大和大城市少、中小城市多,体制障碍突破难。
“‘城市病’问题突出。”雷家驹举例说,在许多城市,产业尤其是工业集中,产业承载力低,产业结构畸形,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造成外来人口就地就业难,人口压力大,人口密度偏高,交通拥堵、污染严重、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劣化、“都市综合症”加剧等。
“城市病”已不是北京、郑州、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的专利,现已波及到诸如徐州、宜昌、赣州、桂林、宜宾等二三线城市。
城市病主要引发的病症:
一是污染肺。
一个地方的空气质量决定了在这个地方生话的人的肺部功体的强弱。
环境中的污染物、有害物质和不良气候条件等都可能对我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水源的污染也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甚至癌症等。
呼吸科医师说,大气污染、室内污染和吸烟一样都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因。
二是焦躁心。
常见媒体报道由于城市交通拥堵,路上车辆蠕动缓慢,诱发了路怒症。开着宝马车的淑女会在堵车时喃喃咒骂;驾着凯迪拉克轿车的绅士会在别人不道德超车后,破口大骂,甚至出手打架。这类现象太多了,说明这不是个人的错,而是人们在交通拥堵造成个人情绪焦燥、情绪失控的一种爆发。
交通拥挤是城市扩张和私家车增加过快,带来的城市病的其中一种表现。
疫情后的经济不景气,歇业、失业压力使得现代人离“优雅”越来越远。
心理学者认为,人们要为工作、竞争、房子等方方面面发愁,有些人会情绪不稳地四处发泄,有些人会选择逃避现实。焦虑、抑郁的情绪都能导致人们行为的改变,甚至用烟酒等来减压。
三是噪音污染已成为一种“城市病”。
数据表明,全国有近2/3的城市居民在噪音超标的环境中生活。
这其中包括工业噪音、生活噪音还有交通噪音,而影响人们生活最主要的污染源就是交通噪音。噪声能诱发多种疾病。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产生头疼、脑胀、昏晕、耳鸣、失眠多梦、心慌、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征候群。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交感神经紧张、心跳加快、心律不齐、心电图T波改变、传导阻滞,血压变化。
对视觉器官的影响:眼痛、视力减退。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食欲不振、恶心、胃张力减低。
另外,经常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还会引起噪声性耳聋。
人是环境的产物,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
我们应学习古人的择居观,对环境质量有着极高的讲究,这也是他们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追求。
古人选择居住环境时,会考虑诸多因素,如地理位置、山水环境、气候特点等。他们追求的是和谐、平衡与自然的环境,认为这样的环境有助于身心健康,促进长寿。
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们在选择居住环境时可能面临更多挑战。但我们可以借鉴古人的智慧,关注环境质量,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为了应对城市病,不少明智的城市人又返回老家翻修老宅,尤其三年疫情后逃离城市返回农村定居创业的越来越多。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善室内环境、调整生活方式等方法,减少环境对我们健康的负面影响。例如,选择环保材料装修房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增加室内绿植等,都是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
总之,遏制城市病的加剧恶化,从国家层面,要把控好城市规划布局,高度关注改善环境质量。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来说,无力改变大局,那只有选择健康的居住环境,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吧!
(温馨提示:约起!3月26日,著名三僚杨公风水学者曾祥裕在赣州古城开坛讲学,报名热线及微信号13766307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