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你的住宅缺陷招惹病邪上身
易学中医科普专家曾祥裕给你解疑答惑
上次说了城市病,再说由城市派生出的病态建筑综合症,究竟涵盖什么内容?
且听易学中医科普专家曾祥裕给你解疑答惑。
曾祥裕认为,城市病也好,有病的住宅也罢,要追根溯源查病因。
现代生活中的三P问题,即贫穷、人口和环境问题(Poverty / Pollution / Population)让西方的智者们认识到:住宅不仅是装满各种电线和设备的机器,建筑本身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
城市规划学者们也发现,城市内的热光声处理和绿化、水体、风向以及人聚环境和休闲环境设计,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甚至城市的兴衰。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现代住宅的室内设施也随之趋于多功能化和装饰化,但是,现代居室带来的过去不曾有过的病害危及人们的健康、
李道增院士在他的经典著作《环境行为学概论》中提出了“大城市的不正常与病态”的概念,这一表述同时包含了“大城市容易导致居住者病态”和“大城市本身的‘病态’现象和社会问题”两能否持续含义。“人”和“城市”都是这一概念中的“患病主体”。
李煜在《城市易致病空间理论研究》书中认为,城市空间是影响人的健康,甚至导致和引发“人”患病的“病因”一种。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如果包含了这些“空间致病因素”,并不一定会导致某个居民患病,但从公共卫生的角度上看,空间的使用者患病的概率会极大地提高。
中医也把导致疾病的因素分四类,外因、内因、病理产物和其他病因。外因,即指中医中的外感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 也指人生活的空间环境。
心理学家卢因认为“微观行为是由环境和各个因素造成的,而宏观行为是由环境整体引起的。”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密切相关。人的行为、思想、性格、身体及家庭、事业都与环境有着绝对密切的关系。
即使在一个城市里和一个社区甚至同一栋楼房内,每个人生活的空间环境不尽相同,哪个人能离开一个具体的环境空间而生存呢?
学者们认为病态建筑综合症( Sick Building Syndrome,简称SBS)也叫建筑物综合症,是发生在建筑物中的一种对人体健康的急性影响,是由建筑物的运行和维持期间与它的最初设计或规定的运行程序不协调所引起。
其主要表现是:
1、眼睛角膜、鼻黏膜及喉黏膜有刺激症状;
2、嘴唇干燥;
3、皮肤经常生红斑、湿疹等;
4、容易疲劳;
5、容易引起头疼和呼吸道感染症状;
6、经常有胸闷的感觉;
7、经常产生原因不明的过敏症;
8、经常有眩晕、恶心、呕吐等感觉。
“病态建筑综合症”的直接诱因是室内空气质量的下降,首先应归咎于大环境的污染,这在大城市中尤为严重。过度密集的居住人口、大量排放的生活废弃物、无时不在的工业和交通污染。使得空气质量全面恶化,其次可归为工业文明的副作用。在工业文明浪潮的冲击下,人们抛弃了许多取自天然加工制作的生活和工作用品,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新型建材、石油产品、电器产品以及能够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用具,这些产品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生成各样的有害物质,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曾祥裕在此基础上再对“病态建筑综合症”的表现作进一步阐述。
病症之一:建筑设计不合理诱发多种疾病发生。
为了充分利用城市建筑用地以解决日益对住宅增长的需求,一幢幢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人们常把摩天大楼视为现代化生活的象征,由于楼房不断地增多,往往造成楼房间的卫生间距多数不合卫生要求,按照标准:楼高lm,间距1.2~Zm。作者曾对几片集中楼群经过调查,发现80%左右的楼群间距小于标准要求,尤其城中村的住宅更是小于这个标准。
这就严重的影响了室内的通风和采光,底楼危害则更甚。随着楼层的增高,空气中二氧化碳、尘埃等污染程度随之增加。同时,因间距小于标准要求,使底楼夏季通风不良,冬季日照不够,直接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在此条件下,人的呼吸、出汗、散热、皮肤代谢废物排放,烹调产生的多种气味(包括有害气体),生活垃圾产生的废气,空气中的尘埃等,都可因通风不良而流畅差,致使室内小气候恶化。... 由此给居民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如焦虑、抑郁、甚至暴力倾向和呼吸系统病症等。
病症之二:空间改变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心理不适应。
不少人乔迁到的新的小区生活环境,随着城市生活空间的改变,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长期生活在封闭楼房里的老人缺少人际交往,更易患忧郁症。
病症之三:缺少活动空间引发锻练减少,加上饮食热量过高,造成肥胖症和其他由一系列由于肥胖而引起的其他重症如心血管病和II型糖尿病等。
病症之四:建筑空间通气功能不足以及建材有毒等因素导致呼吸和过敏疾病等。
我们如何防治城市病和病态建筑综合症对自身健康的影响,有识之士认为“人的城市化”急待破题。
可喜的是2015年,中央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要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从国际经验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许多国家都采用“跳出去”建新城的方法。
WWF北京代表处曾在2013年6月在京发布了《宜居星球 城市之道》报告,介绍了100个城市的可持续管理实践案例,围绕着空气、水、食物、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住房及建筑物、城市交通、消费、垃圾处理、能源、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与公民权利及城市气候弹性等13个重要主题,介绍了不同城市的成功实践。
这值得我国借鉴别国的成功作法,在防治城市病和病态建筑综合症上少走弯路。
作为个体来说,寻找有益身心健康的宜居住宅才是自我保护的良策。
要创造一个有益身心健康的宜居住宅,从风水角度来说,前提是藏风聚气,需要综合考虑空气质量、噪音控制、光照和通风、温度和湿度、安全性、绿化和景观、室内装饰以及健康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规划,创造出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
作者简介
曾祥裕 ,大学文化,系唐代风水大师曾文辿第三十九代后裔,现为广州杨公文化传播中心风水顾问、中国赣州易科术院常务副院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任赣州地区中医学会秘书长、中国风水学院副院长、中国易经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曾被列入中国十大风水名师榜,被评为赣南首届十大民间文艺家,被马来西亚东方管理学院、北京上古传承文化中心以及北大、清华大学企业总裁班聘为客座教授、讲课嘉宾, 在北京、浙江、广东、湖北、湖南、云南、西安、福州等地开讲《城市建筑风水》《人居环境与身心健康》,著有《正宗杨公风水丛书》、《杨公古法风水研究与应用》、《教您选一个好日子》等,擅长运用风水术,为海内外不少房地产项目及景区作过风水布局,收到满意的风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