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是什么?


         孔子认为最高的道德就是“仁”。

“仁”是什么?

孟子认为最高的道德之“仁”就是“善”,就是“良知“。

“良知”什么?

“良知”一词出于《孟子·尽心上》,是指人的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自然具有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与是非标准,也可以说是良心、本性,是人心所固有的。人的本性会自然的知仁、知义,知礼,知是非,这就是人的良知。

《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至善”又是什么?以什么为标准?王阳明解决了这个问题。

明正德十六年,五十岁的王阳明,正式提出“致良知”这一哲学命题,他说:“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

至此,王阳明用“良知“来概括和表达“至善”,以“致良知“来为“止于至善”立标准,于是,阳明“心学”自恰圆通,得以成立。

王阳明“心学“的三大核心内容,即“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而最终日用的可感通的状态,为中国当代哲学家王德峰先生落实为两个字“心安”,或四个字“心安而已”。

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个人有了一个内在自我权衡的尺度:心安即可。心安了的就是尽到了良知,就是善,就是仁。

人往往睡不着觉,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心不安”,为什么?“心中有贼”。而“心中之贼”往往就是与良知不合的那些思想和过往事件,这些东西在与人本有的“良知”冲突,导致心神不宁,其夜难寐,什么西药都是不灵的,因为物理性的药改变不了精神性的良知的存在状态。

心安因意顺,意顺逐心安。做人做事讲良心,知行合一,破心中之贼,自然安宁甜梦。

2022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