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大货车的差别
刚才,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了一条新闻,说是新疆某条道路因为受大雾影响,大量车辆滞留。镜头里的那些大货车车身都是脏兮兮的。这让我想到了乌克兰与波兰边界的大货车。前不久,由于乌克兰和波兰为了农产品过境,两国边境道路被堵,大量的大货车被堵在路上。镜头里,那些大货车车身都相当干净,而不像中国的大货车那样满身污泥,脏兮兮。无独有偶,我记得前年,英国货车司机罢工,那些车辆都停在路上,记者去拍摄、采访,镜头里的那些大货车车身也都是干干净净的。为什么中国电视新闻报道里的中国大货车车身都是脏兮兮的,而国外大货车车身却是干干净净的?我想,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受成本和收入对比的影响。司机为了节约成本,增加收益,而不愿意过多地清洗车身。洗一次车,至少需要十多元的成本,长期这样清洗,对于货车司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货车司机其实是个辛苦的职业,他们为了讨生活,不得不常年奔波在外,有的甚至吃住都在车上,几个月甚至半年都回不了一次家。他们不但车身脏兮兮,因为为了节约开支,不愿意住饭店,没有洗澡的条件,甚至自己人的身上也是如此。
二是司机没有清洁车身的意识。这种情况可能较少。但是,也可能一定程度上存在。有些有固定货源的大货车,比如快递车,有时我们在路上看到的情况虽然比其他非固定货源货车的情况好很多,但总体上看,车身似乎也没有欧洲大货车那样干净清洁。我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一些地方在出入路口建了不少公有或私有的洗车场,结果是这些洗车场跟有关行政部门勾结,合伙强制要求洗车,引发了舆论反弹,结果,国家取缔了强制洗车行为,并取缔了大量的路边路品强制性的洗车场。后来,中国的车辆车身脏兮兮的情况再度出现。当然,这种一哄而起、一放就乱、权力部门或个人借机生财、一管就死的情况,就是中国特色,但是,后来一刀切的强制取缔也同样是特色。
现在,许多专家学者说中国已实现了现代化,中国已是高收入国家了,是世界强国了,可从中国大货车车身的情况看,情况恐怕与此有不匹配、不协调的情况,这恐怕值得深思。在我看来,中国大货车车身的干净程度可作为中国现代化和中国作为高收入国家、世界强国的重要参考指标,正如有人把中国的货车通行量、集装箱运输量作为观察经济的“晴雨”指数。还有,这还可以作为中国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指数。当然,不能为了这样指数好看,就强制要求大货车司机去洗车,搞数据造假,如为降低空气污染指数,一些部门把监测设备安装在远离污染区的高楼楼顶,或向监测设备喷水,或直接拨动监测仪器使其显示的数字“达标”。应当使大货车司机自觉自愿地清洗车身,使其收入不因清洗车身而下降,反而是要使其收入因此而增加。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