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元旦过后,央行上海票据交易所(简称上海票交所)和各个商业银行同步公告,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简称ECDS,全称为Electronic Commercial Draft System)将于公历北京时间2024年7月1日退出历史舞台,代之以新一代中国票据业务系统。
过去半个月以来,笔者会同上海票交所,并在工商银行相关支行客户经理以及后台操作老师共同协作下,尝试操作了新一代中国票据业务系统,现将相关体验分享,以供参考。
一、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的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票据业务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的出现对于推动票据市场的发展、提高业务处理效率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企业商业信用发展和票据有密切关系。上海票交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3.5万亿元,贴现发生额2.8万亿元。截至11月末,商业汇票承兑余额18.5万亿元,贴现余额13.2万亿元。11月份签发票据的中小微企业10.5万家,占全部签票企业的92.1%,中小微企业签票发生额2.5万亿元,占全部签票发生额的70.9%。贴现的中小微企业10.7万家,占全部贴现企业95.8%,贴现发生额2.2万亿元,占全部贴现发生额77.0%。
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是基于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对传统票据业务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和改进的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动化、智能化、安全可靠等特点,能够大大提高票据业务的处理效率和安全性。
2022年6月3日,上海票据交易所投产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全业务流程功能,建成了统一、高效的票据市场业务处理平台。新系统功能兼容纸电票据的全生命周期业务,利用科技赋能实现票据的“找零支付”功能,解决企业票据持有金额与支付金额不匹配等痛点,并进一步强化了风险防控体系,为促进新时期票据市场高质量发展、助力票据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奠定了重要基础。
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设的全国统一的综合性票据业务平台,由上海票据交易所建设运营,负责处理商业汇票的出票、承兑、背书、贴现、转贴现、回购、再贴现、质押、保证、追索等票据全生命周期业务。
新系统投产上线后,将带来票据市场的三大突破:一是建成统一高效的业务处理平台,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和中国票据交易系统相互融合,兼容纸电票据的全生命周期业务,为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支撑。二是对传统电票的签发和流转形式优化升级,支持出票人签发由标准金额(0.01元)票据组成的票据包,票据持有人可按实际需要将持有票据包按实际交易金额灵活支付,解决企业票据持有金额与支付金额不匹配等痛点,“想付多少、就付多少”,为票据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新助力。三是前置并强化企业身份校验,深化信息披露等市场信用约束机制,并提高票据到期兑付的自动化处理水平,形成前后一体、多管齐下的风控体系,有效提升了面对复杂风险的综合管控能力,为促进票据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新支持。
二、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的技术架构
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的技术架构设计遵循模块化、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等原则,旨在构建一个高效、稳定、灵活的系统,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系统架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该系统架构包括数据层、应用层和用户层三个层次。数据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应用层负责实现各种票据业务功能,用户层则提供用户界面和交互体验。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共同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广泛应用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票据业务中。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处理方式,该系统能够大大提高票据业务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工操作的风险和成本。
系统相对于传统票据业务系统的优势和特点: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在处理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相对于传统系统都有了质的飞跃。其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使得业务处理更加快速准确,同时也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业务场景。此外,该系统还具有易于维护、升级方便等特点,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特别是新一代中国票据业务系统可把票据分解成标准的0.01元等分资产组成的票据包,实现票据灵活支付功能,为新一代供应链票据和商业信用发展提供了新基点。
举例说明。原来A企业收到一张50万元的票据,在ECDS系统中这张票据只能一次支付,不能把这个50万支付给张三12万,李四20万,王五18万,新一代中国票据业务系统则能实现这样的灵活支付,这就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是票据资产从非标走向标准的关键一步。
四、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的实现方式和发展趋势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的实现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变化,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将继续向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未来,该系统可能会集成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如区块链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以实现更加高效、安全和智能的票据业务处理。
五、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虽然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具有很多优势和特点,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数据安全问题、系统稳定性问题等。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和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例如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提高系统稳定性等。此外,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完善和优化系统架构和技术实现方式。
六、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的实操指南
第一步是开通新一代中国票据业务系统。以工商银行为例,在U盾模式下,选择“客户服务”下面的“企业网银业务变更”,再到下一级菜单中选“业务开通”,更下一级菜单选“指令提交”,有三个选项,选择“电子商业汇票”即可。
第二步是开通电子汇票权限的证书ID,需要上传营业执照和法人身份证附件,同时要勾选票据业务对应的账号(一般系统会显示出来,打勾选择即可)。
第三步是银行客户经理上门实地调查。银行客户经理上门到企业经营地尽职调查结束后,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要带着身份证和企业公章、财务章到银行对公业务柜台,需要和客户经理坐在一起,录制一段视频,提交系统。
第四步是批准开通。银行通过客户经理提交、支行审批、分行审批流程后,对符合条件的批准同意开通。
这几步操作在实践中,由于新一代系统刚刚启用,往往容易耽误时间,主要浪费时间在选择开通的流程选项方面,一定要选证书ID权限的“开通”选项,不然完全自动开通的新一代中国票据业务系统无法出票。
七、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运行环境更加法治化和数字化
随着税务系统“金税四期”应用和大数据智能分析发展,税务稽查管理对企业票据业务信息披露方面有了更强有力支持。现在税务所专管员上班打开电脑,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立刻知道自己管辖下的几百家企业,有哪些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都是80岁以上外地人,数据表格清清楚楚,这就为识别包装户和空壳企业提供了武器工具,看到这些企业情况,大数据会报警,会提出信用疑点,这对新的票据安全是更好保障。
过去纸票时代一张几百万的票背书“背飞”,诈骗分子骗钱后逃之夭夭,去查包装户一看法人(法定代表人)是外地贫苦农村一个八九十岁老头,老头可能收了500块钱就把身份证借别人,糊里糊涂当了法定代表人,对真正诈骗犯法律追究极为困难。现在新系统从基础上有力解决了这一问题,特别是法定代表人本人接受尽职调查时候要和客户经理坐在一起现场由其他银行人员拍视频,这些流程从制度上进一步杜绝了诈骗可能性,保障了正常票据业务安全。这个过程要造假,那个银行这个支行就要连锅端,所有人都背负着违纪下岗甚至犯罪坐牢风险,造假成本极高。
2023年12月底《公司法》修改也进一步强化了信用环境。新公司法要求有限责任公司注册5年内完成实缴,为防范虚假注册高额资本金进行非法活动提供了法律保证。这种保证能细化到每年税务所对企业“营业账簿”实缴资本和公积金印花税收取,环环印证,强化了信用制度性保证和数据稽核监督力度。
八、小结
从国际视野考察可以看出,2009年以来中国票据电子化进程高速发展,到2024年,我国用了十五年时间完成了纸票时代英国票据行业一百五十年的发展道路。可以说是速成。
速成式发展是适应了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也存在瑕疵。根本瑕疵就是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社会商业信用基础薄弱,从1980年代起算的话当时商业信用几乎为零蛋,因此1995年《票据法》立法第十条确定了中国特色的“票据有因”,和全球票据无因性原则不一致,这主要是国情决定。一直到现在,悬在票据业务头上的票据法第10条“有因性”规定和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两把利剑仍然闪闪发光,为票据发展保驾护航。
我们相信,随着基础设施进一步标准化和智能化、数字化,随着票据资产进一步标准化、灵活化,金融票据在供应链支付和企业商业信用扩展、突破注册资本约束、扩大产能等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必将更好服务于高质量发展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① 张京宏,《利息伦理和借贷投融资》,经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③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Capital Standard,July 1988.
④ Erica Xuewei Jiang,Monetary Tightening, Commercial Real Estate Distress, and US Bank Fragility, NBER Paper, http://www.nber.org,2023-12-20.
⑤ 列宁,《国家与革命》,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⑥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21年版;
⑦ 张京宏,《电子商业承兑汇票融资研究》,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012359362-3553212691,2023M-59086,2022年;
⑧ Viral Acharya, Credit lines can amplify stress,NBER paper, www.nber.org, 2023-12-14.
⑨ Jesús Fernández-Villaverde,The Wealth of Working Nations, NBER paper, www.nber.org, 2023-12-18.
⑩ Franco Modigliani,Capital Markets,Beijing.China people’s University Press,2011.
⑪ 李视磊,《应收账款资产支持票据融资效应研究》,《商业会计》,2023年第3期;
注释:
① 行文中“法定代表人”、“企业法人”等口语称呼统一指在企业担任法定代表人;
② 目前(截止2024年1月)全国3900万家企业中,加入上海票据交易所的企业仅有82000多家,财务公司200多家,银行1600多家,还处在推广测试期,但正常应用不受影响,新一代中国票据业务系统能服务之前所有系统的票据全生命周期。
③ 票据“无因性”是票据权利义务和基础合同权利义务完全分离独立。中国国情实际决定了票据必须有真实贸易背景。过去三十年来关于票据法第10条争议不断,但从公司法过去十年认缴制带来巨大惨痛教训看,坚持票据法第10条符合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