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如果不是一场略带公益的“拯救孤独症”市场活动,可能没有人会将海昌海洋公园与治愈系产业联系起来。今年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关注日,“第九届海昌海洋公园公益月”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开启。彼时,海昌旗下公园及海昌海洋(探索)馆面向全年龄层孤独症家庭实行免费入园政策,优惠活动期为4月整个月。
据报道,我国孤独症患者人数已经超过1000万人,而全球患者人数则高达7000万人。海昌海洋公园表示,此举是让大众关注和了解孤独症,帮助孤独症患者和家庭尽早恢复和融入社会。
不过,海昌海洋公园背后的港股上市公司海昌海洋公园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昌海洋公园或“海昌”),最初的行业定位并非治愈系产业,而是范围更广的文旅产业。据了解,海昌海洋公园创始人是现年62岁的曲乃杰,其30岁之前的经历近乎神秘。
2011年前后,曲乃杰开始涉足海洋公园行业,并从大连老虎滩极地海洋公园首家海洋馆开始,逐渐向海洋主题公园的方向迈进,直至形成了南北极动物为主的品牌特色,以及将海昌海洋公园送至二级资本市场。
不过,尽管海昌海洋公园赶上了文化旅游行业爆发的红利期,却也经历了业绩下滑、股价低迷的困难期。例如,据海昌海洋公园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集团收入由2021年的24.602亿元人民币降低至7.9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降低约67.8%;毛亏损2.787亿元,整体毛损率约为35.1%。
支柱业务缩水,2022年元气大伤
过去几年,疫情对海昌海洋公园的影响肉眼可见。而作为海昌的营收贡献大头,其主题公园运营带来的总收入2022年占比近八成,也即主题乐园门票收入及公园内消费的收入加总,占比总营收的79%。这也意味着,主题乐园业务是海昌业绩的中流砥柱。
不过,也正是因为海昌的收入来源过于集中,所以主题乐园业务的业绩,也与其业绩大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海昌主题乐园中的门票收入及公园内消费收入,对比2021年均大幅降低60%,收入缩水达到约10亿元。要知道,海昌2021年的营收不过24亿元多,该部分业绩下滑,显然让海昌元气大伤。
据分析,2022年海昌海洋公园的业绩下滑,主要是因当年疫情反复,使得主题乐园业务无法开展。据其财报数据显示,海昌2022年销售及市场推广相关的开支为0.85亿元。较2021年大幅降低62.3%;同时行政相关的支出为6.06亿元,相比2021年的11.48亿元降低了47.2%;此外,海昌的财务成本也从2021年的4.9亿元降低约35.7%至2022年的约3.15亿元。
因此,即使在报告期内海昌节衣缩食、大幅缩减宣传成本及经营成本,依然没有扭转其亏损的命运。值得一提的是,在人们的印象中,2022年疫情对实体行业的冲击,远不及2020年疫情初发之时,因此海昌公园2022年应该会躲过一劫。
不过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2022年,疫情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海昌海洋公园的营业时间,甚至不及2020年、2021年。例如,海昌旗下规模第二的上海海昌公园,2022年仅仅营业280天,不及2020年的289天,更是远低于2021年的364天。
据了解,报告期内,其他地区的项目,也同样受到了严重的限流与闭园影响,因此,海昌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不过,事实证明,即便其从自身运营上“节流”,也显得杯水车薪。
为了稳住局面,变卖资产也成了海昌的选择之一。数据显示,2020年及以前,海昌的投资性物业一直维持在30亿元水平。不过,时隔2年后,该部分“资产”却仅剩4.223亿元货值,所剩无几。
实际上,海昌海洋公园的颓势,始于2020年,彼此亏损14亿元的净利润数据,与2022年的13.96亿元相差无几。这也足以说明,在疫情的冲击之下,海昌海洋公司似乎一直在“按兵不动”,既没有拿出应对“黑天鹅”事件的临时机制,也没有试图有效的转型进行自我“救赎”。
三年疫情的影响,对于海昌海洋公园来说,可谓大伤其元气,而随着2023年文旅行业逐渐回暖,海昌公园想要扭转局势,显然尚需时日。
出售项目资产变现,或难顺水推舟谋转型
实际上,在海昌海洋公园最“困难”的那几年,海昌曾通过各种方式,大幅缩减宣传推广和经营成本。与此同时,其公园项目未增反减,也节约了其扩张业务的成本。只是,即使如此,海昌海洋公园似乎依然难以自救。所以也在2021年,开始大量变卖“资产”来进行止血。
据报道,2021年10月中旬,海昌发布公告称,此次出售以后,海昌仅剩下6个自持的主题乐园项目。据了解,这笔高达5.84亿元大宗交易额,让海昌在2021年的收入及利润得到极大提升。
不过,看似只是减轻债务融资压力、进行自救的资产变卖举动,也被视为海昌海洋公园借机转型、应对未来发展危机的顺水推舟之举。
海昌海洋公园出手这些重资产,显然有自己的观察与考量。据了解,近年随着环球影城、迪士尼等生态型的世界主题乐园,正在对国内的部分主题公园形成碾压之势,优势劣汰已是必然。
与此同时,疫情期间备受关注的“云旅游”、“元宇宙”等概念,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出行方式,因此与文化旅游相对应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升级。
在这样的外部形势影响下,海昌海洋公园进行自我变革,已是别无选择。而相比以前自持海洋公园的重资产模式,与MBKP的合作也是海昌公园迈出转型自救的第一步。
据观察,所谓的轻资产模式,就是海昌海洋公园由过去自建、自营乐园,转型为其他乐园提供管理支持、品牌赋能。而对于拥有自主IP的海昌公园而言,这也是顺理成章。
而且,主题公园是IP价值最集中的表现,而当IP在主题公园呈现其价值后,对应的内容衍生品、娱乐文化产品也将有更大的商业化想象空间,因此连接的电影、电视、动画、游戏、乐园、消费品等,更是可以成为一条完美的生态链。因此,海昌海洋公园的此番转型,也被视为绝地重生。
不过,文化旅游赛道的头部玩家,个个都是实力“干将”。过去几年在业绩、股价方面都曾经历大幅震荡的海昌海洋公园,业绩也不及华侨城、宋城演艺等明星企业。因此,转型之初的海昌海洋公园,将会继续面临市场竞争与重重考验。
股价如坐过山车,出海发展存变数
6月7日,暑期刚至,高考也接近尾声,原本进入了海昌海洋公园的“旺季”。不过,其股价却在一天时间内大跌27.1%。对此,海昌海洋公园回应表示:关于股价波动的原因,暂时未知,目前正在了解更多的市场信息。
据了解,事后公司分析推测,可能是因为其全资附属郑州公司办理银团贷款14.36亿元,而被部分投资人获悉,从而做空炒作。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也不排除部分投资者出于“低买高卖”的趋利心理,而恶意做空拉低海昌海洋公园的股价。彼时,海昌海洋公园也确认经营一切正常。
尽管其股价闪崩,或许带有某些投资人的恶意,但是海昌海洋公园的股价如同坐过山车,并非一次两次。例如,半年前的2022年12月1日,海昌海洋公园(2255.HK)股价闪崩,盘中最低价跌至0.81港元,跌幅一度接近75%,近200亿港元市值蒸发。
随后抄底资金买入,股价企稳反弹,最终以1.49港元报收,收跌53.87%,最新市值121亿港元。一天之内,市值蒸发超过140亿港元。彼时,董事会同样公开表示,不知道股价闪崩的原因,也没有应公布未公布的数据或资料。
不过,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公司控股股东出售45%股份”,事后被海昌海洋公园辟谣,称消息不实。虽然几次股价闪崩,并非海昌公司出现变故,但是投资者的情绪动辄出现大幅波动,也足以说明,二级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对海昌海洋公园,或许信心不足。
据了解,在国内市场受挫的同时,海昌也没有放弃海外市场的布局。例如,今年4月初海昌海洋公园发布公告,与沙特阿拉伯王国投资部签署无法律约束力合作备忘录。这也意味着,曲乃杰决心在沙特阿拉伯建设首个大型海洋公园,进军中东市场。
此举也被视为海昌发挥海洋及IP运营双驱动战略优势,海昌海洋公园市场转移至国外的战略之举。
据了解,此前海昌海洋公园已两度出海,布局越南、菲律宾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只是,无论是中东还是欧美,文化旅游行业面临的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挑战,不言而喻。海昌海洋公园在国内市场的步伐尚且踉踉跄跄,出海就能一帆风顺吗?答案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结语
在大众的印象中,文化旅游产业是重资产行业,入局门槛很高。所以行业内可以称之为头部的玩家,屈指可数。
诚然,海昌海洋公园早期定位海洋主题,与宋城演艺、华侨城等文化旅游项目的创业路线,形成了差异化,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不过,随着世界品牌纷纷进驻其腹地,海昌海洋公园的短板也已经显现。而当投资者对其信心不足,出海战略又无太多胜算之时,恐怕海昌海洋公园的苦日子还在后面。不过,从积极的一面来看海昌海洋公园,其独特的行业定位、多年的行业经验,依然不可多得,也将是其大刀阔斧开拓市场、进一步释放品牌活力的重要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