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柳钦 钦点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北京中宣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
城与乡,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两大空间形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对至为重要的关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该如何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一个“坚持”和一个“畅通”,指明了未来重塑新型城乡关系的实现路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城乡融合,绝不是将城市、乡村加在一起的一道数学题,而是要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意识,不断破解城乡二元矛盾,统筹推动城乡均衡发展的“有机体”。
城与乡,互动融合中方能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论“三农”工作》中提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推动城乡融合见实效。振兴乡村不能就乡村论乡村,还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当前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从社会空间的角度来看,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城乡空间结构失调和资源要素配置不合理的结果,是城乡社会空间结构不平等的一种表现。习近平总书指出:“要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发展不平衡,背后实际上涉及城乡空间资源和要素的分配与再生产问题。因此,推进城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应理性认知城乡二元关系,找准城乡融合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城乡融合发展是破除传统城乡二元分治窠臼、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支撑,同时也是持续释放城市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城乡融合的本质是促进城市与乡村成为生命共同体,城乡融合的核心是实现“五化融合”,即: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和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城乡融合不是要消除城乡空间的功能型差异,也不是空间的均质发展,而是要确立一种新型城乡空间发展策略和空间秩序,实现城乡空间功能互补与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加速期,在较高级阶段到来之前城乡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障碍:一是要素融合方面保障机制有待完善;二是产业融合方面缺少集聚效应发挥作用的基础;三是制度融合上存在制度性差别、共享机制待完善;四是空间融合上还存在城中村、衰败甚至空心化的村庄;五是治理融合方面存在治理资源匮乏、治理结构固化和公共产品供给低效的困境。今后一段时间,城乡融合发展要落实四类重点政策:一要落实城乡经济融合政策,包括生产要素融合政策和产业融合政策两个方面;二要落实城乡社会融合政策,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要落实城乡空间融合政策,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统筹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生态保护和产业布局;四要落实制度融合政策,改革户籍制度,弱化户籍的身份属性和福利属性,充分发挥居住证制度的功能;改革集体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城乡治理机制,等等。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有效的组织保障。面向未来,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应当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统领性价值理念,推动城乡公共服务的同构性融合、城乡产业的异构性融合和城乡生态系统的协同性发展,夯实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基础,提升城乡社会融合发展的质量,挖掘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潜力,培育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之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城乡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持续释放城市竞争的经济活力、发展潜力与成长魅力。
【作者简介】 陈柳钦,男,1969年生,湖南省邵东市人,研究员,教授,著名学者,著名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城市经济、能源经济、林业经济、金融问题和乡村振兴问题专家。曾在黑龙江商学院(现哈尔滨商业大学)、天津市对外经济联络局、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天津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工作,被聘为天津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调研咨询专家,天津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历任人民日报社《中国能源报》社评论部主任,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社副总编辑,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现为钦点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北京中宣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中邦农业研究院院长、钦点之星董事长、钦点财富网总编辑、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重庆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浦江法治论坛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