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挑战”鲁迅?(二)


 谁“挑战”鲁迅?(二)

2022-01-04

陈漱渝,《谁挑战鲁迅:新时期关于鲁迅的论争》,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该书的第二个主题是“所谓神化鲁迅”。

茅盾在1979年“答《鲁迅研究年刊》记者的访问”中,提出反对“神化”鲁迅的主张。“鲁迅研究中有不少形而上学,把鲁迅神化了,把真正的鲁迅歪曲了。”还说鲁迅研究中也存在“两个凡是”,凡是鲁迅骂过的人就一定糟糕,凡是鲁迅赏识的人就好到底。(P93

对鲁迅和鲁迅精神的最高评价来自毛泽东。毛泽东对鲁迅的推崇,大致是三个“伟大”,七个“最”。三个“伟大”即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七个“最”,即认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毛泽东对鲁迅的推崇属于科学评价,而真正神化鲁迅的则是“四人帮”。文革期间,“四人帮”将鲁迅捧得很高,每一次政治运动开展之时,都要抬出鲁迅,利用鲁迅的文句,编造斗争的口号,让鲁迅为他们的政治阴谋冲锋陷阵。“四人帮”并不是真正的推崇鲁迅,而是在利用他;而且,他们在利用鲁迅的时候,还刻意肢解了他,歪曲了他。实际上,“四人帮”是在破坏鲁迅,侮辱鲁迅。“四人帮”利用鲁迅为他们的文化专制服务,这本身就是反鲁迅的,因为鲁迅历来就是反专制,反独裁的。

关于如何对待“神化鲁迅”,本书编者陈漱渝先生的观点如下:鲁迅是人不是神,所以不能神化。但鲁迅又不是一般的人,鲁迅是文学天才,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所以要尊敬他,崇敬他。反对神化鲁迅并不意味着可以贬低他,贬损他。对待鲁迅的基本态度是,要承认鲁迅伟大的艺术成就,承认他在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开拓性贡献,要承认鲁迅的革命性,战斗性,先进性,不能违背毛泽东关于鲁迅的三个“伟大”,七个“最”的评价。这就是一个标准。可以承认鲁迅有一些小的认识不足,比如鲁迅说中医是骗子,对京剧也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但是,鲁迅这些认识的不足是产生于特殊历史背景之下,与其人生经历有关,应该理解他,谅解他。至于他的文风,他与左翼右翼认识的诸多论战,则要给予理解,给予同情。即使鲁迅骂过郭沫若,也要以后来郭沫若对鲁迅的歌颂来进行调和。所以,还是认为鲁迅虽然不是完人,但没有明显的缺点;鲁迅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也是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同路人。这样的逻辑,虽然说不把鲁迅神化,但还是将鲁迅放在了神坛上。

主流的基本观念,还是要维持鲁迅三个“伟大”,七个“最”的地位。这基本上就是认识和评价鲁迅的标准。这种态度大有问题。不能怀疑和批判鲁迅,就不能深入理解鲁迅。我们树立一尊神摆在眼前,就永远不能正视自己,也就永远不能进步,我们对文学与艺术,善良与美好的向往也会被这尊神所遮蔽,所破坏。神化一个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使我们自己成为奴才。一个造神的民族,其创造力仅仅体现在造神上;自己直不起脊梁,就永远不会有创造世界的勇气和动力。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鲁迅是伟大的;即使在我们还没有摆脱国民劣根性的今天,鲁迅仍然是伟大的,富有启发意义的。我们继承鲁迅的精神,不是要神化他,而是应该继承他的怀疑精神,继承他的批判勇气。鲁迅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不仅针对孱弱的国家,愚昧的民众,也针对他自己。

为讨论和评价鲁迅设立一些禁区,这不能说,那不能讲,必须往毛泽东的三个“伟大”和七个“最”上靠,往马克思主义者上靠,这是人为的拔高,刻意的迷信。鲁迅文学作品可以成为思想斗争的武器,艺术宣传的工具,但作为艺术它不仅仅是工具,它还有着艺术作为艺术的功能。将鲁迅塑造成一个单纯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而且仅仅是一个战士,这是削弱了鲁迅,曲解了鲁迅,损坏了鲁迅。

想起前段时间读过曹聚仁的《鲁迅评传》。曹聚仁是鲁迅晚年的学生和朋友,关系亲密。但曹聚仁说他并不崇拜鲁迅,更不会神化他。曹聚仁对鲁迅的评价,来自他的观察和反思,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种对待鲁迅的态度,应该是可取的。

很多专业的鲁迅研究专家,刻意维护鲁迅的美好形象,神圣形象,将鲁迅看成是十全十美的完人,为鲁迅的一切行为辩护,也不允许别人对鲁迅有所怀疑和批评。一旦看到不同意见,听到不同声音,就如同动了他的祖坟,口诛笔伐,群起攻之。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在维护鲁迅,而是在维护他们自己;不是在保护鲁迅的文学和思想,而是在保护他们的饭碗。神化鲁迅的,往往就是这些吃死人饭的人们。

本书的争论文章,大多发表于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那时候,思想文化界气氛已经活跃起来,新思想新观念正在兴起。但是,毕竟极左思想影响深远,鲁迅研究中类似“两个凡是”的观念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某些鲁迅研究专家还在挥舞着“一贯正确”的大棒维护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冠冕堂皇的光荣正义的名义维持和保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时会显示出难看的吃相。在笔者阅读此书的今天,那一代从左的环境下过来的人们,不管是利用左的武器斗争过别人的人还是被左的武器斗争过的人,大多已经离开原先的阵地,那些为讨论和评价鲁迅人为设定的限制也逐渐松懈甚至消失。这种情况下,鲁迅才成为真正的鲁迅,成为一个诗人,小说家,散文家,文学史家的鲁迅。作为一个思想家和艺术家的鲁迅不需要神话,也不可能被神话。这样一个鲁迅,才是我们时代真正需要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