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海就《30条经济学语录》一文的交流(二)


                                                             02、市场的本质是什么? 

15.“制造业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工厂车间里的制造,还应该包括头脑里的制造,后者是更为根本性的,也是前者的前提,即通常说的制造只不过是把头脑中的想法变成现实。 

交流15制造业的对象是物性的,人的思想形成是教育界的工作,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制造业不能代替教育界,不能与教育界抢生意。制造业制造不出学生来,教育界也教不出汽车、飞机。有了良好的教育,才能“制造”出智慧的头脑,才能制造出好的物质产品。教育产品是好学生,企业的产品是消费用品。

16.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检验思想观点的,因为任何产品都是思想观点的产物。如认为产品需要一个自由竞争的过程才能确定其品质,而思想观点则不需要经过这个过程,则是在源头上就否定了市场经济。 

交流16、虽然“任何产品都是思想观点的产物”,但是任何思想观点不一定都能够转化成商品。市场经济所检验的只代表于商品有关的“思想观点”,而与商品生产无关的“思想观点”就不是由市场经济来进行检验了。至于市场经济检验是否正确合理,那就是另外一个议题了。在市场经济中是需求决定品质,而不是竞争决定品质。市场竞争是利润的竞争,而并非品质的竞争,否则假冒伪劣产品就不存在了。“思想观点”也不是通过竞争才能够提高的,反而竞争只能将“思想观点”商品化,进而失去了思想观点的自主性。

17.市场经济要求破除对评价的垄断:自由竞争就是把决定有没有价值的权利交给大众,由大众通过货币支付确定,而不是由少数专家说了算。这一点在任何领域都适用。 

交流17、物价稳定是基本的交易规则,不是专家定不定价的问题。只要商品定了价,就是不能发生变化的。即使是市场自由定价也是如此。谁定的价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今后的交易过程中物价不可以发生变化。如果对商品价格不进行管控,那么商品价格必然失控。商品涨价和财产偷盗对老百姓的伤害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是,财产偷盗要受到法律制裁,而商品涨价是受法律保护的。放开物价,就等于是撤销了禁止经济犯罪的法律,任何因物价上涨所得到的财富都是合理合法的了。通货膨胀不是经济规律。而是经济犯罪。公平交易的权力并非掌握在大众的手中,而是被谋求高利润的商家手中。制造虚假商品信息,乱定价,肆意抬高物价,欺骗广大消费者,侵害消费者财产,这种行为自然是一种经济上的故意犯罪。货币信用是什么?就是始终能够兑换出等量的商品。否则货币信用将受到损失。通货膨胀不只是一种经济事件,而且它还是一种政治事件。信用是商业运营之根本,失去信用,任何商业弊端都将层出不穷。

18.为什么市场是公平的和有效的?因为市场把价值的评价交给非特定的群体,而不是由特定的专家决定价值。这一点不仅适用于普通的产品服务,也适用于科研成果 

交流18、市场的公平有效好像并不存在,只是存在模糊的两厢情愿的交易。价值是什么?有没有衡量价值的标尺?好像目前人类社会还没有设置这种尺度。马克思将劳动作为价值尺度,但目前还没有进行实际应用。过去农村有劳动“工分制”,将劳动力换算成“工分”,这样就形成了劳动价值尺度。在服务行业、政府机关、科研机构,也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工分”挂钩,确定不同行业的劳动尺度。市场经济连价值标尺都没有建立,那么公平交易又从何谈起?

19.市场化的原理在任何一个领域都适用,因为没有市场化,坏的无法被淘汰,好的不能被发现,更不可能胜出。  

交流19、人们的健康需求来生产商品,当然是好的会被发现,坏的会被淘汰。但是,在市场化的情况下,一切唯利是图,损害人们健康的商品层出不穷。另外,交易应该是等价公平,而交易定价权的单方控制,必然导致交易的巨大的价格偏差,因此说这是一种极不公平的交易规则。其实,市场化也就是在经济领域去政府化。

市场化在任何领域都适用的结果是:

一、生产企业市场化。这时,通货膨胀成为常态,假冒伪劣商品铺天盖地,企业倒闭此起彼伏,劳动者失业习以为常……

二、教育服务市场化。它将学生变成了被教育机构所宰割的对象。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栋梁,国家应该尽全力进行培养教育,而不应该把他们推向自由市场。

三、医疗服务市场化。它将患者变成了机构所宰割的对象。购买方是患者,销售方的医疗机构。在这种交易中,医疗机构是价格的制定者,而患者只能是被随意宰割的患者是活动能力的弱者,应该得到国家很好的保护和治疗。

20.与经济发展相关的五个重要因素:分工,交易,储蓄,企业家精神和资本。分工交易产生剩余,剩余转变为储蓄,储蓄被企业家使用转变为资本,资本生产出消费品,这一切的基础是财产权。 

交流20、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非常多,可远远不止这五个。首先是社会的管理者,这是个更加重要的因素。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再有就是国际形势的影响也非常之大,一旦发生它国的侵略,再好的经济形势也将灰飞烟灭。社会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更大了,好的经济制度将大大促进经济发展,否则相反。这些因素比起“分工,交易,储蓄,企业家精神和资本”五个因素来,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

21.政府刺激消费不能增加就业:凯恩斯主义者,继承了马尔萨斯,认为可以通过刺激消费来增加就业。早期是穆勒,后来是哈耶克指出这一观点的错误:就业的增加是储蓄和资本积累的结果,是自愿的储蓄产生的资本投资增加了就业,而不是消费需求拉动就业。相反,刺激消费会减少储蓄,从而减少就业。穆勒和哈耶克把对产品的需求不等于对劳动的需求视为对经济学家的检验

交流21、政府刺激消费之后,市场购买力增加,生产企业的商品销售量增加,产品产量增加,所需劳动力增加,这对就业自然是起积极作用的。但是,市场购买力增加之后,物价会随之上涨,购买力将随之下降,对就业又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如果政府能够在刺激消费的情况下,同时有效控制物价,那么对就业将又相应的促进作用。在正常运行的市场经济中,生产企业始终处于产品过剩状态,对劳动力的需求自然是非常之疲软。一旦生产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自然增加,就业自然也就随之相应增加了。至于个人储蓄的多少,与就业并没有多大关系。再者,储蓄减少的同时,企业的商品销售量增加了,货币资金从正常渠道流通到企业,这比企业贷款要好的多,对就业也是一个促进作用。

22.我们享受市场化带来的好处,但我们并不充分了解其制度基础和观念基础,换句话说,我们只是享受了它带来的好处,但我们并不理解是什么让我们享有这样的好处。这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结果:我们一方面享受它带来的好处,而在另一方面却破坏它,并最终导致这种好处丧失。 

交流22、虽然“我们享受市场化带来的好处”(“ 我们”只代表一些人),但是也“享受”到市场化带来各类巨大危害。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点应该有个全面综合的分析。个人思想观点不同,分析的结果自然不同。另外,如果是“好处”,那么是市场化代来的好处,还是人类社会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好处?这两者千万不能混为一谈。

23.经济学之所以有必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市场经济容易被破坏,需要用经济学去为市场经济辩护。

交流23、“经济学之所以有必要”,不只是说明它其中包括市场经济,其中还包括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也需要用经济学去为它来进行辩护。好的东西大家都会喜欢,不会去破坏;坏的东西大家都讨厌,都想把它破坏掉。市场经济存在这么多年,其中弊端多多,对劳动者的伤害多多,浪费多多,失业多多,腐败多多……,那为什么就不能把它破坏掉,去建立一种新的经济体制?私有制与公有制对立存在,导致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对立存在,到如今都是非难辨。一些人和经济学专家说私有制市场经济好,普通百姓说公有制计划经济好。到底孰是孰非,就看从哪个角度去看问题了。

202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