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深浅入时无"--《风云际会比特币》后记


《风云际会比特币》后记:画眉深浅入时无

 

第一次听说比特币是2014年5月。参加全国工商联执委会后,我邀川大物理系80级的在北京的同学吃火锅。

清华前校长顾秉林老师的博士韩锋对我说:“同学中数你有钱,建议你拿100万美元来投资比特币。”我猛的有点儿懵,觉得莫名其妙。又有同学拉着说3月马航失事的爱情猜想,就没与韩锋再说下去。

2015年,我看到《21世纪经济报道》关于四川小水电挖矿,货车拉矿机在丰枯水之间煤、水电转场的报道。一眼晃过,没有深究。

但韩锋在同学群中持之以恒的布道终于引起了关注,2018年1月8日,我约韩锋一聚。他邀请我说:“正好我们1月11日在清华有个区块链的会,你也来听听吧。”

我去了、听了、悟了。

韩锋请现场感言,我接过话筒,说了比特币区块链可以同时推进人类民主与科学的新见。

接下来就是四年如火如荼、可歌可泣的理论与实践的全身心参与。 

回顾起来,一是痛悔2014年错失良机。曾经在1985年由物理转金融,1990年深圳进股市,1992年闯海南进房地产并成立房地产公司,对新事物、新苗头敏感如斯的我,(按读研时国经系何书记的说法:“胡定核,我看十处打锣九处半都有你。”)为什么此次闭目塞听、麻木不仁?

二是发现人性。人性在这刚刚兴起的无法无天的新域展现得多么淋漓尽致。1992年,海南热时骗子口中的“到账就是利润”,在山寨币ICO中及各种投资项目中被无数头面光鲜的人士实践。

三、投资、基金、量化交易、质押、借贷、合约杠杆,各种深坑大壑的确防不胜防,其中的故事又可以再写几本书了。

本书的内容大部分均为自己原创,傅加成博士参加了第一的部分写作,马玉龙先生参加了第二、四章的部分写作,刘青焱先生参加了第七章的部分写作,在此深表感谢!

自己的学术研究与写作,大致有三个高潮:

一是1987—1990年读研时,1988年率先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在朱嘉明老师主编的《中青年经济论坛》发表并被《新华文摘》转载,随后又研究了卢布、日元、台币等的国际化问题,分别在社科院世经所的《世界经济》、数量所的《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及《日本研究》、《台湾研究》、人民银行《金融研究》等发表,加上其它领域的探索,发了三十多篇文章。

二是1993—1996读博时,围绕博士论文《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的经济学分析》,写《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发于《中国工业经济研究》,被《新华文摘》封面重点转载,《产权与管理:孰轻孰重》等,在《人民日报》理论版、中国社科院各所学报《金融研究》、《财政研究》等发表过近五十篇文章。

第三就是自2020—2021年,这两年结合自己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对比特币区块链的研究及实践,写了十余篇研究报告及《风云际会比特币》《到底什么是元宇宙》这两本书。

 

本人对最近这两年的创作更为满意:

首先,中本聪鸿蒙一划、开天辟地的比特币及区块链,代表了数字文明、元宇宙的到来,窃则以为是人类文明的奇点时刻。这个题材极为宏大。

其次,从理论到实践,从物理、金融到数学,从中国到美国,拓宽了笔者视野,年龄阅历也增加了思考的深度。

写作时的确有时也激情澎湃、文思泉涌、妙想万千、神驰天际。有些自以为是的自得之笔。 

17岁上大学离家,先后在成都、深圳、海口、北京、银川、武汉、重庆、波士顿、吉隆坡、大阪、

台北等地工作和学习过,我虽逐渐习惯了以途为家,以每一阶段终点为新的起点、奔波于人生的个个驿站。

但每一次停留中朋友们的情谊,仍是我人生旅途中最温暖的春天般的记忆。 

首先要感谢韩锋同学、朱嘉明老师!

大学同学韩锋引我进入比特币区块链的大门,这就是同学圈、朋友圈的重要。

朱嘉明老师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是全国著名的“改革四君子”之一,发起了莫干山会议,就任过河南体改委副主任,而今宝刀未老,又积极推进数字经济的创新。的确令笔者“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朱老师百忙中垂青抽空为本书作序,令本书蓬荜生辉,非常荣幸和感激!

其次要感谢经济日报出版社韩文高社长,多次和笔者沟通并长时间通话,说服我忍痛割爱删去旁征博引但离题颇远的三章和一位笔者非常敬重的领导的推荐序,把本书重点聚焦于实务操作,以期对比特币投资者一念千金、开卷有益,以求本书洛阳纸贵、再版再再版。

也要感谢本书责编黄芳芳女士,感谢她2018年3月在全国政协开幕式上采访我,感谢她为本书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作。

文章杀青完稿后曾请一些朋友斧正,得到了很多鼓励。李林、吴忌寒、肖风、李俊琪、顾学雍、刘青焱、邹传伟、余刚、胡捷、于佳宁、明中行、毛再先、薛江波等都提了具体的意见,吴忌寒还指出了英文拼写的一处失误。

感切之诚,匪言可喻! 

在此谨将这些粗浅但也敝帚自珍的文字献给我祖母郑炎英及犬子胡洋郑,亲人和朋友们的爱是我永远的动力。 

回望最近四年多进入数字世界以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有哈佛、清华、台科大校园文化的薰陶;

有北京、波士顿、台北、吉隆坡的绚烂春色、如炽阳光;

又有吴敬链老师、王娴师妹,南希教授、宋怡明主任、Danmu副主任,王开元、吴思、李春利、李世越、刘强、元道、徐继哲、蔡渝生、周硕彦、张昌吉、王飞扬、阿衣梓萱等多位朋友的关怀支持;

的确是如琢如磨、如切如磋、孜孜龁龁、相习相长、抵掌论文、倾怀抒写!

有诚如何之,快如何之的欢乐,当然也有受骗上当、冥顽不化、如晴天霹雳、如泰山压顶的惊惶。

 

好在终于杀青完成了这本可以视为人生阶段性总结的书。

借曾国藩的话,“庶几可以遮护旧失,整顿新气。”

意即整装重启吧。 

唐朝诗人朱庆余在临近考试前心情紧张,写了一首题为“近试上张水部”的诗献给水部员外郎张籍,意即临近考试了,我的作品会符合考官的心意吗?

诗中说“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我现在也就怀着这种既紧张又期盼的心情把这部书献给读者,怀着这种既紧张又期盼的心情等待着大家的批评指正。

2022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