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频发状态下维持经济活跃性的思考
清明节前,深圳度过七七四十九天疫情高度紧张的初春,作为高校校办的负责人,也陪着紧张度过这段时间,中间封闭在校园长达37天。这段时间很少有时间集中去关注思考社会经济状况。从防疫举措多少可以想象,深圳整个经济的活跃性受冲击有多大。深圳紧急出台舒缓经济的一揽子举措,关注到专家群关于经济舒缓举措的讨论,多有感慨。对于接下来面对奥密克戎可能常态化频发状态下如何维持经济的活跃性,着实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度的问题,在中国坚持动态清零的方针下,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和与美国西方的博弈,当前是个关键关口。
不管新冠病毒是不是美国制造以乱中取利,相信新冠病毒最终将接受自然界的自我消化,既然新冠病毒消灭不了人类,最终将被这世界消化。参照上世纪所谓西班牙流感的同类病毒流行历程,历程三年,人类自然免疫以大量死亡为代价,最终还是自然消化。新冠病毒,在有人类疫苗技术干预下,不管是历程延长还是缩短,将会以更低的死亡最终为人类形成免疫能力自然消化。战胜新冠最终还是看自然免疫能力的构建。西方躺平会加快自然免疫的进程,但是代价是巨大的。中国以人性化的动态清零方针应对,加快疫苗接种,最终适当时候也要放开形成自然免疫。这其中,很重要的关键点,就在于疫苗普及和病毒的危害程度。病毒的危害如果接近过去的自然死亡率,病毒的病痛危害到了不足以冲击医疗系统引起混乱,那么在有相应免疫抵抗之下,病毒已经不足以让人害怕,不足以冲击正常社会经济秩序,那么再有相应防范措施之下,放开自然适应也就将成为现实,相信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最近关注疫情进展,其中几个关键点值得迅速反应。
首先,疫苗作用明显,感染病毒后出现大量无症状感染者。对于这类感染者,如果存在传染性,建议各地兴建临时隔离区,用药预防,治疗灭毒,形成不用占用医疗资源的过渡屏障,这个措施是将来放开封控措施后不至于冲击医疗系统的必要安排,建议强制性安排。为此,成熟的预防、治疗方案的普及要全民普及。
第二,出现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民众可以自己测试,为自我观察和治疗争取第一时间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治疗措施也便民简单,在有隔离区辅助情况下,在动态清零安排上,可以逐步压缩封控时间。比如,四天没有出现新病例,可以解除封控;比如没有聚集性爆发,建议不进行片区封控。比如缩短流调链条,次密接流调溯源可渐渐不做要求。
第三,社会化防疫措施成为习惯要强制坚持一段时间。虽然人们对于病毒已经不再谈虎色变,但是还是要坚持防范,防止流传过快,出现失控局面。坚持人流密集区域、密闭空间、人物交接等要坚持戴口罩,不直接接触,建议出台相应的行政处罚规范。
从现在的死亡率和病痛威胁看现在的封控措施,要评估一个成本问题。封控最大的成本不是封控措施的投入,而是经济活跃性大幅度降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从近期多点频发和坚决动态清零的举措上看,代价太大,甚至难以持续。很重要的一点是,从去年底及今年一季度,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暖经济措施,就目前看,尚不足以抵消经济受疫情冲击,这是对于疫情发展所估计不到的。经济活跃性下降,是整体性的影响,刺激点难以及面,最明显的就是现金流到处感觉短缺。这时候要缓解不是一些刺激措施就能达成的,一定要有保障经济活跃性恢复的举措和信心。适当调整防疫封控安排和做出战胜疫情的决策至为关键。
就如学校长期封闭一个多月已经达到掌控的极限一样,社会对于疫情对生活的影响,在情绪和经济上已经面临一个承受的极限点。是时候做出一些策略修正了。
202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