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号与27号股市的冰火两重天!26号大盘cys13 -14.5% ,27号绝地反弹。个股000661在4月26号收盘135.88元,27号低开134元,最低131.66元,最高147.80元,收盘147.28元。
看着反弹的趋势,我更多的是沉思。
德鲁克的《已经发生的未来》出版于1957年。1957年,在互联网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这一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 读《Flow》作者米哈伊·契克森米哈伊。
“精神熵”其实是个绝妙的比喻。熵是指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越混乱,熵值越高。比如在冰里面,水分子相对固定在一个位置附近振动,系统比较稳定,熵值就比较低。变成液态水后,分子开始流动,熵值变大。成为水蒸汽后,分子四处乱窜,熵值就更大了。反过来,一个系统内部越有规律,结构越清晰,熵值就越低。
人的大脑里的念头就跟分子一样,时刻万马奔腾。佛家打比方说,一个人从外表看是在静坐,但内心却如同瀑布一般,无数念头蜂拥而来。如果没有节制、训练,你的心就会经常处在这样的混乱状态,虽然你意识到的可能只有少数几个念头,但在潜意识里,却有多得多的念头在相互冲突,在争夺你的注意力,在抢夺你大脑的控制权,在试图引导、影响你往南辕北辙的方向走。这个时候,你的大脑就像热锅里的气体一样,各个念头之间没有什么束缚和联系,各自撒开脚丫欢快地狂奔,你的内心一片混乱,熵值非常高。
但是,如果你进入了福流状态,那就不一样了。你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当前的任务上,你所有的心理能量都在往同一个地方使,那些跟任务无关的念头都被完全屏蔽,甚至包括你对世界的意识、对自我的感知,更不用说对别人评价的患得患失、对物质得失的精心计算,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你并不是只有一个念头,你的大脑仍然在高速运转,但是所有这些念头都是非常有规律、有秩序的,就像一支高度有纪律的军队,井井有条地组织了起来,高效率地去完成一个任务。
这时候,你的感觉就跟“福流(flow)”这个词的英文原意一样,心里的念头就像一条钢铁洪流,浩浩荡荡但是又井然有序,势不可挡但是又能从你心所欲,喷涌而出但是又不会四处洒落,而是汇聚成一条水龙,冲荡开一切泥石沙砾,创造、奋斗、整合,你不需要特意去控制这个过程,但一切又都在你的控制之中。正如契克森米哈伊所总结,这就是最佳体验。
这时,你的心熵非常低。契克森米哈伊是用液体的水流来比喻这个过程,但这时你的大脑,更像熵值最低的晶体,结构井然,同时又充满能量。当你自审内心时,你发现你的心像冰一样晶莹剔透,一切都处在最佳、最合理的位置上,所有念头都相互支持、相互关联,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地往同一个方向前进。这是一个混乱程度最低、秩序最高的心理状态。
对熵的另一个定义,是指一个系统内不能做功的能量的总数。换句话说,熵值越高,能做的功就越少。因为在做功的过程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耗散掉,这就导致了系统的秩序变少,也就是熵值升高。这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孤立系统,都会自发地朝熵值最大的方向演化。也就是说,任何孤立系统,都会变得越来越混乱,直到我们所知的最大孤立系统——宇宙,到处都达到了熵值最大的状态,于是一切活动就都停止了,那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预言的宇宙终点——热寂。
好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除了宇宙之外,没有什么系统是真正的孤立的。所以,熵减少的过程处处皆是,这也就是契克森米哈伊在书里(又是不加解释就)引用的“负熵”。最典型、最壮丽也最奇妙的负熵过程就是这个宇宙的最大奇迹——生命。
冥想。佛家经常用冥想来降伏内心那瀑布一样奔腾如雷的念头。在冥想中,你摒除杂念,心灵澄净,如一道清澈的心流。经过长期练习之后,哪怕不在冥想之中时,你的心灵也会比常人更平静,遇到意外变故时能更快地集中注意力。换句话说,你的心熵整体降低了。
福流这个负熵过程也需要外界的干涉。高僧冥想多年才能达到波澜不惊,你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更容易地进入福流。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当你心里的熵值降到最低,一切纷扰念头都销声匿迹,只剩下你和当前的事物,那种心灵如同冰晶般通透、念头如同雪水般畅流的感觉,就是你心理能达到的最佳体验,也是你大脑里的奇迹。
“上帝爱我,祂的安排一定自有深意。”
第十章《追寻生命的意义》的时候,一下子就想起了他们的人生明确的目标:皈依上帝、彰显神的荣耀,通过祷告和教会,能得到即时的反馈,并且能在一次次苦难中经历信念动摇—重固的挑战,最终形成了更加坚定的信仰,从而更好可以指导自己生活的每一方面。这不就是极高的人生秩序感、极低的心熵吗?这样的人生,能让人全神贯注而又平安喜乐,这不就是把整个人生过成了一场大福流(universal flow)吗?
就像高僧一样,修炼多年以后,哪怕不在打坐,心灵也和冥想时一样专注而又平静,吃饭是吃饭禅,睡觉是睡觉禅。这就是人生找到意义后的自得之乐,用契克森米哈伊的话说,“创造意义就是把自己的行动整合成一个心流体验,由此建立心灵的秩序。”他对此的描述是:
“痛下决心追求一个重要的目标,各式各样的活动都能汇集成统一的心流体验时,意识就呈现出一片祥和。知道自己要什么,并朝这个方向努力的人,感觉、思想、行动都能配合无间,内心的和谐自然涌现。生活在和谐之中的人,不论做什么、遭遇什么,都不会把精神能量浪费在怀疑、后悔、罪恶感及恐惧之上,精力永远用在有益的方面。对生命胸有成竹的人,内心的力量与宁静,就是内在一致的最高境界。方向、决心加上和谐,就能把生命转变成天衣无缝的心流体验,并赋予人生意义。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再也不觉得匮乏。意识井然有序的人不需要害怕出乎意料的事,甚至也不惧怕死亡,活着的每一刻都饶富意义,大多数时候也都乐趣无穷。”
对于我们这些缺乏宗教情怀的人,怎样才能把自己整个一生的行动、思想都整合成一个心流体验呢?
契克森米哈伊的建议是,首先要找到一个终生的目标,其次不要害怕复杂性,这就是对你人生意义的挑战,而你可以应对的技能是“行动式生活”与“反省式生活”相结合。最终,你既有独特的个人特性,又与周围世界、人们所整合,“只要个人目标与宇宙心流汇合,意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契克森米哈伊对人生意义的复杂性的论述, 是意义的内容的升级:从简单的舒适,到社会价值,到个人的自主发展,到个人与社会的重新整合。我想到的是我的心灵成长:
我非常幸运地生在一个秉承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家庭,有一个非常幸福的童年。这让我从本能上认为“人性本善”,以最大的善意去对待这个世界和他人,哪怕遇到挫折,我也会认为:“这只是暂时的,未来会更好。”哪怕遇到伤害,我也会想:“他可能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原谅他吧。”
这样的天真乐观主义当然经不起生活的检验,更不用说随着智识长进,我也知道世界并不是这样的运行法则。但是,变得厚黑,又和我从小的情感训练相悖,让我做起事来觉得很不舒服。这样两种冲突的自我同时在我身上,让我内心的熵值不断升高。
契克森米哈伊的论述让我恍然大悟:我并不需要在这两者之中做一个取舍,而更应该是把它们整合,整合成一个更复杂的人生意义。简单的人生意义更有优势,但是复杂的人生意义更加光荣。
心流也是如此。一个小孩子兴趣盎然地算数学题,和一个大科学家沉浸地思考物理问题,他们俩的心流体验可能是相似的,但是从旁观者看来,无疑是科学家的心流更宏大、更壮丽,因为它要复杂得多。我当然不是贬低孩子的心流,但是正如契克森米哈伊所说:“伟大的音乐、建筑、艺术、诗歌、戏剧、舞蹈、哲学、宗教,都是以和谐克服混沌的好榜样”。降熵过程有高下,美有高下,技艺有高下,心流也有高下。原本的混沌越多,整合进去的元素越复杂,这个心流就越伟大。
现实世界如此坚硬、、、、、、
所以我希望你能把这本书读两遍。第一遍是学习心流的概念、技巧,第二遍则是用心与契克森米哈伊对话,体验他的这一曲冰与火之歌:外界纷扰并不可怕,反而是我们铸成更大的心流的能量来源。
赵昱鲲《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序言。」
http://www.chinavalu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