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让全世界都知道,有种情怀叫中国的坚持


 应让全世界都知道,有种情怀叫中国的坚持

 

本人上一篇博客文章《疫情常态化频发状态下维持经济活跃性的思考》,明确提出,一定要有保障经济活跃性恢复的举措和信心。适当调整防疫封控安排和做出战胜疫情的决策至为关键。大家都知道当前是个关键节点。这二十天来,中央和各地的努力大家都感同身受,力度不可谓之不大,关注度一直高企。效果怎样,拐点何时到来,都在密切关注。资本市场波动,舆论和专家的解释都充分说明,中国还没走出当前节点的纠结,决策指向没有系统阐明,信心尚未有效确立。这些天在关注着也思考着,有些事情中国应该更加明确,对于疫情控制的科学立场,既然坚持了,就明确阐明,应让全世界都知道,有种情怀叫中国的坚持。

总结中国几千年与各种疫情斗争的经验,国家明确提出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有人质疑这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情怀的一种情结安排,是否科学值得怀疑。综合观察本次疫情的进程和目前的情况,应该说,这不仅仅只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情怀,更是中国几千年斗争经验的智慧安排。有这样一个事实,病毒传播和危害性并没有减弱,反而因为没有及时动态清零不断在变异,传染性更强了,危害性看似因为免疫系统的逐步建立减小了,可实际去除免疫效果,危害性并没有减弱,没有打疫苗导致重症甚至死亡依然那样厉害,香港疫情的表现充分说明这一点。而所谓的躺平让病毒加速感染建立免疫屏障,实际上是促成病毒变异的推手。病毒变异为何没有首先出现在中国,而主要出现在西欧和北美,对疫情的感染传播无动于衷,造成多种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病体是制造变异的前提。这是唯恐天下不乱的无能也是恶毒的决策思维。这一拨疫情,不但西方的政客面目可憎,西方的所谓科学家也不受待见。

     最近有报道,中国福建的啤酒出口大幅增加。啤酒本来就是地方性消费品,连啤酒都出口增长,是什么了不得的品牌诞生了吗?实际上并不是,而是因为目前全世界就中国产品因为坚持动态清零而不带病毒,是放心产品。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不实现动态清零,这次疫情最终要过去还将遥遥无期。因为病毒始终无处不在,重复感染充分说明,所谓免疫屏障最终只是减低死亡率到可以接受状态罢了。但是要最后战胜疫情,却要付出比坚持动态清零多很多倍的重复感染反复爆发的代价。因为有了疫苗构建免疫屏障,要达成动态清零会随着疫苗普及率提高而变得越来越简单。坚持动态清零是中国几千年抗疫的经验总结,是最科学最经济的战略方针。中国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更是一种为世界着想,坚持全世界是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情怀。为此,中国有必要向全世界提出倡议,全球所有国家都应该推行动态清零抗疫政策。这是阻止病毒继续变异,加速结束疫情的最科学策略。

即使没有世界所有国家地区的配合,中国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依然必将是最先走出疫情泥塘的国度。但是这个过程很多策略需要好好谋划。当前疫情对于世界影响,已经到了危机爆发前夜。西方的不负责任政客为转移目标,发动战乱子弹已经出膛,后续很有可能一发不可收拾。美国、日本最近的通胀也好,货币贬值也好,都是经济活动受疫情和战争影响活跃程度下降,大宗商品交易秩序混乱,经济周转不灵,之前超发的货币形成正反馈的结局。要走出这个世纪深坑,几乎看不到希望,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这一切都与不能快速走出疫情有关,但基本都是人祸,美国在其中是祸乱的根源。而不出意外,美国还会继续搅动战争进一步升级,因为除此之外美国看不到出路了。全世界要为此做好受难准备。如想减少损失,必须做好消灭美国、日本境外投送兵力的准备,不然,世界性大乱战不会结束。中国必将是战争的主要目标,做好准备必须提前预谋。中国境内经济活动也受疫情影响趋向低迷,建议适当扩大军工板块的运作规模。

中国要走出疫情,动态清零的总方针必须坚持,但是动态清零不意味着封控,封控是大爆发的应对策略。目前疫苗几乎全面普及,疫情危害已经大致可控,可以改变策略,打有准备的总体战。建议全国一盘棋,中高风险区红码流动控制是24小时核酸绿码,低风险区黄码流动控制是48小时核酸绿码,流动监控区域流动控制全面实行72小时核酸绿码;非流动人口进行动态15-20%人口7天抽检。流动控制,建议在火车站、飞机场、汽车站、地铁站以及商场、文体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在主要火车站、飞机场、汽车站以及全国医院、社康设立核酸检测常设点。在地级市以上设应急隔离点,阳性感染人员全面隔离观察治疗。这样的动态清零在大部分国家地区没有走出疫情之前必须长期常态化坚持。近期国家一些安排既有长远考虑,关于疫情,建议明确告知民众以确立信心。这种长期多点常态化爆发的状态必须将影响尽可能压缩,如能够不影响全面的流动控制,确保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这就是最好的信心。而像目前上海这样不知道社会面控制为何物的管控乱战,能避免还是避免吧。

说到上海,我们也可以想象,之前面对德尔塔上海投入少量医护的所谓精准管控还行得通,但面对奥密克戎,没有全面的社会动员明显行不通。上海这波疫情的操作让人大跌眼镜。其中也可以看出,面对奥密克戎,必须坚持整体战,强化封控打歼灭战代价太高,将动态清零建立在整体常态化安排,尽量压缩局部始终难以清零造成的的长期封控的极端副作用。这样的战略抉择需要多方论证高层下决心。没有动态清零就想躺平,绝对会付出高出十倍的代价,对这一点要有清醒的认识。而策略错误的清零举措终将事倍功半,这也要有清晰的分析。面对传播能力局部难以封控的奥密克戎,总体战要有合适到位的常态化清零举措。

总结而言,现阶段有必要转换重点,要以总体战为主,辅以浅层溯源歼灭战,这样才有可能以最小代价获得最佳效果。总体战持之以恒,歼灭战尽量短平快,尽量让社会经济运转回复大致正常,疫情防控不致失控,在不断动态清零中不断完善相应的策略举措,最终实现敦促全球抗疫形态正常化并最终消灭疫情。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