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挖掘需求


 再开一家饭馆

春节是餐饮调整的重要节点,春节过后,咱们街区就有两家饭馆选择关门撤店、旺铺再出租。

同时,又开了两家新店,其中一家是东北的盖饭。

路过时,顺路看了一下:最低的是36元,次低的是39元,其余的就是42元以上了。

客群定位

看了这个价格,璨总给出了评价:这家店难以生存。

祺总讲过:工作餐一般是在每人每餐15~20元,非工作的个人就餐在50上下,而一般聚会在人均100元上下——这就是我们这个区域的消费力。

于绝大多数上班族来说,通常的中餐,除了特别麻辣的外,差异不甚大,特别是对于上班族来说,工作餐就是填饱肚子。

如果定位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您的40/客的单价显得高了——全北京的牛肉拉面都在15/碗,绝对有其道理。

不明确的需求

做餐饮其实也是越贴近、越精彩

餐饮是最贴近百姓的刚需,是百姓的日常基础消费。

我们这边属于传统的商业重镇,北京的第一家华堂、第一家盒马鲜生就开在这儿,房价也是7~8万元/平方米。

就是这么一个地段,像样的、客单价相对较高的餐饮都生存困难,偶尔开上一两家,能够持续五年以上不多。

曾经鹭鹭酒家很招人喜欢,是最近的上海菜馆,坚持了不到十年时间还是离开了。

同样那些网红餐厅更是开了关、关了开,就如走马灯一般。

而持续最久的就是像紫光园这样的家常菜,其内里的原因值得思考。

理解当地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能力,是咱们开店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