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哄”背后的心理博弈(3月6日)


探究“哄”背后的心理博弈(36日)

 

网上说女孩子是要靠“哄”的。女权主义者认为,狭义的“哄”就是骗,用花言巧语去换得女孩开心,然后实现自己的不可告人的险恶用心,最终注定是以女性受到伤害为结果的PUA,但是另一方的观点却刚好相反,认为都是成年人,不需要委屈自己以换取并不是那么真实的情感,甚至有人说,被哄的女孩子未必都是那么单纯,或许就如某些人所说,最好的猎手通常都是以猎物的角色出现,靠近了之后,或许会更加危险。

还有人会把所有的谎言都归因于善意或者基于无奈,认为所有的谎言都是在“哄”,就如孤寡老人,被过度关照的背后往往会是亲生子女无暇关照,而最终的结局往往是利益受损,但换个角度看,老人利益被侵占的背后,依然是那些老人在子女晚辈方面的亲情的缺失所导致的,甚至即使是亲生的孩子,都会用某些谎言去哄骗老人。

其实我们总是会认为一切听起来让人感觉舒适的话都是哄,而假如一个人只去说不好听但是真实的,会是不能通达人情世故。比如专门挑不好听的话说的“诤友”虽然难得,但总是不太招人待见。

 

理性地看,哄是在填补心理空白,还是基于利益索取的欺骗;“哄”是讨好还是规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差别微妙而又难以识别。再反观我们自身。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从自我放纵到自我约束,人都要经历从被讨好到被规范的过程。从任性到收敛,人的“懂事”与守规矩是一点点地完善起来的。从我们自身再到我们所养育的孩子,从不停地哭闹到适当收敛,再到可以做到自我限制,这些都需要有一个过程。

大约在生命开始的时候,我们表达需求的能力匮乏,而只能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意、不舒服,或者想要或者不想要,但是终究要用理性的思维以及精准的表达,告诉别人“我想要什么”或者“我不想要什么”。成年人教育小孩子,通常也是逐渐灌输它们要理性不能任性的观点。

不管是面对社会、面对自然还是面对别人,人需要逐渐有一颗敬畏之心,并不是所有人一切事都围着自己转,自己也需要照顾别人的情绪,关爱别人的心理的时候,我们会变得更理性,更值得别人亲近,我们才会让别人感觉我们长大了。

 

教育本身就是反人性的,从不懂得规范到自我约束,从以自己的孩子为骄傲,到以别人家的孩子为标杆,让自己的孩子从熊孩子到讨巧的“别人家的孩子”,这是个极为痛苦的过程。孩子从一种讨巧到另一种讨巧,从利己到为人,从只顾宣泄自己的不满,到尽量优先满足别人的需求,这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从所有人都要围着自己转,自己不开心了就会哭闹甚至任性地自我伤害,到让自己喜欢到让别人喜欢,从为所欲为到有疆界之感。疆界不仅是自己的利益边界,也是自己的安全边界,因为越界就意味着会遭受打击。

 

家长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往往是习惯性地用讲道理的方式,但是孩子是不听任何道理的,孩子只懂得切肤之痛,就如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学实践“当孩子打破玻璃,最好的教育方法是让他们站在寒风里接受惩罚”。当感觉自己的哭闹不顶用的时候,就会学着用别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

人只有懂得害怕,才能让自己长大。我们怕的是别人不再喜欢我们,我们被边缘化被抛弃,被冷落被放逐。我们担心自己被孤立所以我们会用尊重甚至关注别人情感、满足别人的需求的方式去赢得别人对我们的关爱。

假如父母不懂得约束自己的孩子,就会有别人来约束TA,而且血缘关系越远,所能得到的温情就越是淡漠,毕竟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对另一个人好。假如任性是熊孩子的通用语言,那么自律就成为成熟孩子的必备条件。让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会让为人父母者感觉痛苦,但是让自己的孩子受伤害,会让孩子感觉更痛苦。

但是我们终究不能做到如此无情,更多地是用理性告诉孩子们,应该怎么做,不要怎么做。或者似乎不需要承担任何后果地告诉我们的老人,你会长寿,我会伴随在你身边,这也是另一种哄。但事实是该怎么样就会怎么样,并不会因为我们不喜欢就不会发生,成熟起来之后的我们习惯于用另一种句式“又能怎样”。

 

贾春宝

202236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