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一般是指人才在一百人之上才会出现。且不说百人之内一定就没人才这个说法是否正确,这与人在何种环境下的集聚有很大的关系,也与三观有关,当然与制度、社会开放度甚至人种、风俗、文化积淀等更大范畴相关,具体就不展开了,毕竟俺并非砖家。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人,这八个字倒是值得研究。哪个角度呢?就是缘分。
因为接触面不一致,比如有些欠发达地区,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去过县城,他或她除了身边有数的几个人之外,都没上一百,你让他或她如何建立起猿粪?
但是像俺这种混世界的主,就很难说了,虽然黄土快埋半截了,见到的见过的合作过的,以垃圾人口为特色,以人渣为主力,这是没办法的,因为你始终处于一种非主流状态中,你只能为挣饭钱与之打交道。
俺这么绕一圈,还是为了引出那个“但是”——
但是俺与丁总的关系却是一个例外。
我记得在一篇杂说中回忆过自己打过交道的三个有文化的老板,并在此文发表后给自己的职场生涯中定性了,就是之后很少采访有钱但没文化的老板。这是一种态度,像俺等玩文化的,是死活玩不过玩钱的。
这种态度最后甚至转移到了俺认为是同行的职场精英中。
俺与丁总的相识,还在08年,其时俺刚从深圳、广州、南京、福州等地混了一圈又回杭州,这是因为再婚的模子在杭州,俺想踏踏实实过日子了。而其时丁总大概刚出道,在当时杭州最牛叉的一个写字楼做一个公司的高管。
因为花的钱都是老板的,所以丁总最初答应给俺的薪资不是很高,但是俺看中了丁总的为人。一是他是浙大毕业的文科生,年纪比俺小10岁左右,也算是同一时代的;二是他是正宗的萧山人,往渊源上挖,萧山人与绍兴人是一个窝里出来的,无论是饮食文化还是为人处世,都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三是都爱好文字,记得当时丁总把俺叫去的理由是要与他的老板一起编一本商业杂志,丁总看好俺出身《浙商》的血统。
有了这三大原因,俺开始正儿八经的策划这个杂志。
但是好境不长,虽然与丁总相处很合适,毕竟在俺俩之间,还有一个投资方。老板在准备做这个杂志之前,做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因为他是广告人出生的,一再强调杂志操盘手必须是经营高手而非文字高手。
这样在杂志即将进入正式运营的关键时刻,俺只好与丁总依依不舍了。其时正到年底,丁总张罗了一个很排场的晚会,然后在晚会的抽奖环节技术性地让俺抽中了一个一等奖:一台手提电脑。俺心里明白,丁总这是当初对俺与他谈妥的薪资的一种补偿……
然后在09年的年初,俺就提着丁总的这台电脑开始了闯荡帝都的日子。
在帝都的某年,大概是11年吧,当时俺在丰台的一个杂志社做主编,有一天,丁总打电话给俺,说是他们一行到北京来玩了。俺当时也忙,只是在单位隔壁一家很小的酒店安排丁总一行吃了顿饭,也没带他们去几个景点转转。
也就在这个饭局上,俺认识了丁总的夫人陈老师,一个很实在的萧山人,也是一眼就能看出真性情的中学老师。俺与丁总似乎谈起过他的夫人,他说他俩是中学时认识的,是老乡,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青梅竹马了。因为从外型上看,丁总是典型的书生相,温文尔雅,又是浙大高材生,按说的话,他应该是找一个更时髦点的夫人。
但是这世界就是这么安排好的,如果情场得意了,生意场则是未必,几年后,当丁总成为一个独资和参股了多家股份公司的几亿身价的老板了,我想他第一要感谢的就是身边默默无闻的陈老师。
我只记得有一次跟丁总在一场饭后的交谈中又谈到家庭的事,俺提到了前妻的蛮横和在某个区域圈子里的能干,又谈到了现任的稳定和专一。丁总好像是跟我说过,自己最理想的家庭模式就是有一个收入和工作稳定的老婆,这样自己就可以在职场上驰骋而无后顾之忧。那时俺就只能表示羡慕了,俺在三四十岁正需要无后顾之忧前行的时候却未能如愿,只好换人换环境换活法。
自从与丁总帝都一别只后,俺和他之间也没多少联系了,偶尔记起他的时候就度娘上搜搜他的名字,知道他自己成立了一个投资公司。俺想以他的人脉和学识,这辈子折腾出一番天地是很有可能的。
去年快到年底的时候,俺的微信上突然收到一个转账红包,标注为恭贺乔迁之喜(因为俺的朋友圈经常发一些俺的筑窝进展)。我仔细一看,是多年没正经联系的丁总。这是俺房子造好后收到的最大红包。俺没敢轻易收下,这是因为丁总一直对我不薄,而我自己这些年辛苦劳碌,无论大事小事,都不曾好好回报于他,俺有何资格收取丁总的红包呢?等到红包快退回去的时候,老婆在一边说你收下吧,以后逢年过节的咱跟丁总多互动一下,“家里别的没有,折腾些土特产没问题!”
俺把红包收下后这才认真地查看丁总的所有资料,这一查吃了一惊,几年不见,丁总是彻底地翻身了,名下参股的起码有十来家公司,而且担任了多家公司的总经理。虽然我知道,做投资的这些职务,多半只是个挂名,承担的是风险,但俺也明白,他能承担风险,必须自身有过硬的实力,而且必须能给受资方以管理、信息甚至市场方面以各种帮助。
俺想查他更多的信息,却并没有查到。
毕竟是萧山人,也就是绍兴人,推崇的是“闷声发大财”的生存哲学。其实萧山人玩金融的跟玩工贸的企业家一样出色,一些在圈内知名的企业家未必是萧山玩嗨的角,比如万向、传化、杭萧钢构、滨江房产等企业名头在外,可能还不如做羽绒服做麻将机的萧山本地企业在圈内的影响大,这些头部企业那是真正能对业界产生巨大影响力的。
俺甚至没法在度娘上找到丁总一张像样的图片,尽管像他这样的新锐浙商,怎么也是可以在不少场合站在c位上的,并且以他的学识和这些年来的职场履历,去做个专场报告之类的也是富富有余。
但是俺太了解老乡了,能不出面的事他尽量不会出面的,到了一切水到渠成之后,他只会默默地转身的。
我记得年前跟丁总微信聊天时他说过的一句话,我当时还是问了之前似乎问过的问题:你是学哲学的,怎么做成了投资专家了?
丁总说,有些人做事是需要一种情怀的!
我想,丁总可能还有更高的情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