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的体育


 如火如荼的冬奥

冬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虽然没有机会进场观赛,但可以通过多种媒体观看比赛,大饱眼福。

电视上经常有五、六个频道转播赛事、播报新闻,可以更全面、多角度地观赛;另外还有快手、网络呢,总之观赛的渠道很多。

再加上在冬奥在北京举办,没有任何时差,看着就非常舒服。

运动员的心态

中国冬奥选手在多个项目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的奖牌数量创造了新的历史。其中就有些项目从未进入过正式比赛,比如男子冰球、钢架雪车等项目,中国运动员表现同样出彩。

特别有些雪上项目,中国历来是弱项,如今也能够上场试吧几下,成绩还过得去。

单板滑雪大跳台夺冠的苏翊鸣在比赛前“嘱咐”谷爱凌:玩的开心就好。而谷爱凌也公开挺苏翊鸣:他已经非常棒了。

这些2000后出生的小朋友,把人们心目中的极限项目当成了玩儿,就更有机会赛出好成绩,就更能出彩。

早年间,运动员上场比赛是为国争光,是人生能有几回搏。如今的年轻人,享受比赛是第一位的。

如此放松的心态,加上艰苦训练得来的高超技术,增加了夺牌的几率,自然实现了为国争光的目标。

体育的回归

运动员们的心态放松,接受采访时同样是阳光灿烂,这一切都是国家强大的反映:体育回归了体育本身,国家是他们取得好成绩的助力和背书,而不是他们的压力。

经济实力的强大,在竞技场上得到了反映,参赛选手和观赛观众都能感受得到——比赛激烈但不再紧张,拼搏无悔。

参赛选手放松,让比赛更好看;观赛选手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可以开心地欣赏比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