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随中保持方向和目标(2月19日)
有个成语叫“否极泰来”,只有把整体的打碎到极致才能再次建立,一件事只有差到极点还有可能会迎来转机,黑夜到极致之后才会迎来光明,寒冷到极致之后才会出现回暖。
在牛市转向熊市的过渡阶段,在市场的青黄不接的阶段,需要对既有市场讲感情兑现承诺,对新市场开发利益空间,但是当既有市场已经山穷水尽甚至怨声载道,为了自保而进行自杀式地砸盘的时候,新市场也在寻找更低的价格,与试图吃进的机会,趁虚而入,并拉动币价上升。
基于感性的高歌猛进和基于酣畅淋漓的放纵,所带来的必然是寅吃卯粮;但是在艰难之中,难免会感觉到无奈甚至痛苦。在寒冬之中,在至暗时刻,在绝望之极,在痛苦和无奈之中,假如可以忍得一口气,会让我们砥砺前行,以苦行的态度,去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挑战。
不管在顺境还是逆境,我们时刻面临是否继续的选择。选择了“继续”,既有看到希望与期盼的原因,又有基于无奈的别无选择,其基础就是积累了相应的实力。而“积累”的全过程,既有对于自身理性的约束,又有基于客观无奈的服从跟随。关键是在那样的时候,你将会如何取舍怎样决策,才可以在追随中保持方向与目标?
跟随也有很多层境界。
首先是无脑粉,就是说不去思考不去分析,丧失理性地追随,傻傻的跟随,这是典型的羊群效应。
其次是惯性追随,原本可以迷途知返,却怕失去曾经拥有的利益,怕被别人说三道四,被认为不忠诚,所以即使满心的不情愿,但还是在无奈地跟随。
再次是真心忠诚,简单相信,追星一般地崇拜之后,就是舔狗式的跟随,甚至为其殉葬或者践踏选择而毫无底线。
决策是冲动的表现,但决策要面对的是未来的不确定性。来自市场,来自技术,来自政策,来自竞争对手,甚至来自内部团队和曾经引以为骄傲的跟随者。
每个决策都需要如履薄冰,虽然有可能会是硕果累累,但也有可能会伤痕累累,血迹斑斑。因为损失的并不单纯是金钱方面的,而且是在人格方面的,不仅关乎自身的信心,而且关乎追随自己的团队伙伴的信任。
作为跟随者,要让对方感觉到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感觉,而且越是在对方众叛亲离的时候,就越是要跟随,至少是貌似忠诚的感觉,跟随的最高境界,不是无条件地“效忠”,而是策略性地有所求,只有提出合情合理的交换条件的“效忠”,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追随是投资,效忠也是投资,而所有的投资都需要找对人,用对事,在对方最需要自己的时候站出来。而往往在对方已经陷入绝境,众叛亲离的时候,预期的回报率最高;只要对方始终保持不倒,就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在很多时候,追随仅仅是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足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追随即使仅仅是态度而配上了适量的行动,都是一种投资。
成熟理性的人会基于客观理性的独立思考之上的追随,可以做到知己知彼,可以做到审时度势;可以做到进退有度,可以做到收放自如,如此才是把追随做到了合理境界。
跟随是痛苦的,是无奈的,是在迷失方向的同时处于煎熬中的。但不跟随又是迷茫的,无助的,充满更多不确定性的。追随要有自己的思想,不冲动不草率不盲从,始终不忘初心,遵循自己的主线。这并不是唯别人的命令是从,而是经历从认同对方的为人,到认可对方所做的事,再到认可其所处的具体阶段,再到具体的方式方法,再到具体规模和节奏再到具体细节的全过程。
要知道每个人的自身状况都不同,所面对的压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都不同,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也不同。在此基础上,再来看具体的方式方法,其中形成反转的核心在于独立思考和策略执行,理性进行SWOT分析判断,把自己的目标进行SMART梳理,甚至针对自己进行KPI考核,在科学的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基础之上,进行自律式的管理。
当我们有强烈的目标感,并且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无法独自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就会有策略地追随,有条件地配合,而追随与配合仅仅是实现自我的方式方法与策略。这样的立场和态度会让你得到对方的认可,并把你置于重要的位置,为你赋能背书,并让你也可以增加你的追随者。任何时候。找对方向做对事,组织合适的人。在恰当的时机,理性的全情投入,遵循合适的机制,这才是有意义的。
贾春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