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性抵御诱惑,规划慎重选择(2月16日)
做规划首先要做的就是减法,把自己减到只有一条路,除了唯一的道路之外无路可走的程度;把自己减到只关注当下,把自己减到只关注阶段性的量化目标,假如跨越得太大就会让自己扯到蛋的程度。
基于财务的核心量化指标是信用额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在金融机构的信用额度以及在评级机构的评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己可以走多远走多快。
与信用卡梳理诊断相同的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针对自己所涉足的事情进行科学梳理,把自己当下及中期所涉及的事情进行优先度排列,对排在最优先的事情进行目标量化设定,对量化目标进行科学规划,对相应的规划进行方案优化,并将已经优化的方案根据所处的阶段进行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进行节奏和规模的设定,把难度最高的,投入最大的,自己最为难以割舍的放在前边,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当下的状态进行个性化的微调。
那么如何根据自己所涉及的事情进行排列呢?根据生活&工作,消费&经营,长期投资&短期投机等划分,进行主要和辅助划分。当然这也跟自己所处的生命周期相关。
比如自己年龄大了就可以偏重生活,注重生活品质;家里有老人、孩子、病人、孕产妇需要照顾,就需要重视家庭,注重生活的细节。而出于青年壮年甚至中年,就需要以事业为重,以经营型的事务为主。
比如状态和情绪好的时候,可以先难后易,先啃硬骨头。状态差和情绪低迷的时候,也可以先易后难,慢热并悄悄地进入状态。这要结合所做的事情,所处的阶段进行科学设定。但既然总是要去做,就必须迎难而上。
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时刻面对项目的选择,如何擦亮慧眼进行选择呢?
根据“10000小时成功理论”,注定需要选择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的事情;根据赛道投资理论,注定需要选择已经投入了最多金钱与精力的事情。同时,既然你已经拥有了基本的团队,那么你的选择就不单纯是跟你自己相关,也需要跟那些追随你,因你而在资金与精力上有所付出,对你付出信任的伙伴相关。
根据每个项目特有的时间周期,你也需要在规模和节奏,以及自己的状态上有所调整。已经处于暮年的萎缩期的或者已经处于红海状态的领域,尽少去涉足。
在规划与选择的时候,需要更具有前瞻性,更具有全局观。我们就不仅需要从资金的视角,还需要从我们的追随者的角度多考虑。在做决策之前,我们总是需要扪心自问,并多问问追随自己的伙伴们:你已经了解并接触多少项目?当下有多少项目在向你招手并诱惑你?在你有生之年还有多少机会转型,还有多少充足的时间去换多少赛道?
我们时刻面对诱惑,不仅是来自异性的诱惑,还有来自社会的诱惑,更有来自人性的诱惑,来自利益的诱惑!面对诱惑,你是微笑抵御,还是easy to go?假如无法抵御诱惑,你就会变成浮萍或者蒲公英,坚强一些的,会成为山间芦笋或者成为墙头草。
看到希望就贪婪,遇到挫折就烦躁,面对异议就暴躁,得到收获就满足,这些都是不成熟的幼稚的做法,很遗憾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被这些不成熟的幼稚的情绪所左右的。
真正的成熟是具有前瞻性,以及换位思考的特色的,是需要有全局视角的,是会把真实的自己妥善保护,用来自社会的,为了让自己在职场和生活中的角色扮演更为貌似自然流露,更为貌似发自真心的。
每个领导人都需要一些基本素质,才有可能会成为领袖!比如淡定地面对诱惑,笃定地负重前行,与伙伴风雨同舟,艰难困苦独自默默承受……扪心自问,你难道不需要这样的领袖?那些追随你的人,难道不需要这样的人去追随?假如你做不到,又如何要求你的伙伴们能坚定地追随?
做业务就如捕鱼,要多次下网,才有可能有收获。而经营如养鱼,需要为鱼儿们经常换水,为鱼儿提供食物和氧气,只有看到鱼儿畅快地游动,我们才会有愉悦的心情,所以养鱼的本质并不是基于对鱼的爱心,而是对我们自身愉悦的投资。
当你的精力无法投入,你就需要在资金上投入。当你无法做到资金投入,你就需要在精力上投入。
资金投入不仅是为自己布局,还要用物质和精神刺激,组建团队并让团队内部的人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就是说不仅你的初始投入并不单纯为你自己,还需要为你的团队核心铺路。你的收益不仅为你自己,还需要寻找并凝聚业务骨干的力量,不仅让他们有盼头,看到希望,而且能抓到自己的手里,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更重要的是,需要复制你的行动。而你需要建立那种共同付出的机制。
作为团队伙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在他们迷茫的时候给予启发,在他们坚定的时候提供鼓励,在尊重的同时引导,虽然有期待但是也别指望,更不能依赖。即使没有团队的时候都需要独行,并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身边那些与你观点相左的人,让你看不惯的人。
每个人在别人的生命中,都仅仅是建议者的顾问角色,即使是儿女和伴侣,都不能替人家去做任何决定。所以不要对任何人进行道德绑架!每个人都有其所要面对的各方面因素,不能仅靠想象就去断言轻松与难过。我们能影响的也仅仅是自己而已!
人生应该有激情的时候。在应该激情的时候没有激情只会留下遗憾。在战场上应该有全力以赴,高歌猛进的时候,在那样的时候鸣金收兵,甚至举手投降,就会留下遗憾。
当然所有事情都有两面性。比如广告推送与大数据营销,从消遣角度是带来困扰,但是从学习和包容的角度,就是吸收信息的效率提升。但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用学习和和包容的态度,而更多用抱怨和指责的习惯,所以对个人数据的外泄与被大数据杀熟的印象更深,所以一个事物的两面性,只看你的情绪是在关注哪一面。
我们都在追求结果,在目标达成无望的时候退而求其次去追求过程,在过程中追求片刻的切身感受。
但回过头来,总是发现失去了很多再也找不回来的东西,很多时候仅仅一句话就能让前功尽弃。所以视角很重要,那种回顾的视角,那种科学规划之后务实执行的视角,那种关注到细节之中,自己以及更重要的人的切身感受都值得被尊重。
贾春宝
2022年2月16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