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连很多用户都能察觉到净水市场有点混乱,所以取名“合同机”是表达我们对诸多乱象的深恶痛绝、以及与之决裂的决心,同时,以双方签署正式合同加以保障,更具法律效力。当然,合同机的操作对于经营者存有一定的风险性,特别当前各地区信用机制尚在建立和完善之中,经营者预防及自我保护意识还是很有必要,合同机装于用户处投入使用,暂且收取一定额度的风险金也是可以理解的常规操作,这相当于给双方都增添一重保险。
以往笔者也发现其他类似的做法,比如装机前收取押金一千大几,协议规定客户每年至少更换三次、甚至四次滤芯,中间只要发生一次拒换滤芯的,其押金就无从退返,其重点在于客户的履约力、或者说经营者期望客户履约力是几何?结果往往是给当地市场平添一批“孤儿机”,而经营者在失去后期售后业务的支撑下,也无以持续发展甚至逐步退出市场。相对那些脚踏实地真正“卖服务”的商,通过日积月累达到规模化经营,团队稳定且蒸蒸日上,而前者不仅没挣到“快钱”,反倒浪费了宝贵时间。
还有一些全返模式的操作,应当说现代全返商业模式本就复杂多样、并且欠缺规范,而前期流入净水行业的全返模式已被证明带有欺诈性质而遭封杀,大量净水机积压在经销商库房,无以兑现返利的总代们纷纷“失踪”,具体用户更是怨声载道。所以有人表示,净水行业有两种人,一种是投资净水,另一种是投机净水。前者安于挣慢钱,虽发展不快,但通过他们辛勤努力始终能够稳定提高,而后者的结果往往是竹蓝打水一场空,虚度光阴又丢失信用。当然,也不能说投机全然不对,只是他们选错行业,正常的投机应去证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