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板块已经连涨三年,最近连跌,半导体行情走完了吗?
半导体自从19年以来,已经收出三根年线红K线了,19年、20年和21年分别上涨79.13%、62.92%和43.46%,市盈率也是较高的,112.2倍,最近创出4019.49点以后,8月2日和3日出现大跌,分别下跌2.43%和6.61%,半导体走到头了吗?行情戛然而止了吗?
回顾两个交易日下跌,因素比较多,涨幅过大、估值不低,市场存在分歧,一旦有风吹草动,大资金也好跟风的中小投资者也好,都会不计成本的出逃,带来股价的大跌,这也是很客观的原因。
半导体下跌,不能排除消息面的扰动,周末金融界和产业界之间互怼,实际上增加了市场的恐慌心态,首先是卖方机构怒怼中芯国际光刻胶负责人,其次是卖方机构指责抱团白酒股缺少社会责任心,接下来走势让市场大失所望,白酒暴涨,芯片半导体大跌,其次是金融资本和产业界矛盾升级,在周一盘后,一段“半导体材料龙头南大光电盘后感谢”文字在各大微信群流传,从中看不出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应有的尊重,而是充满着傲慢,金融资本炒作的底气是建立在产业资本实现的利润增长基础之上,而不是自以为是的概念炒作,业绩是股价上涨的基础。中芯国际的杨晓松是光刻胶负责人,怎么可能成为垃圾员工,我们要理性认识到中国现在光刻胶技术还是不能与日本相媲美的,还是有较大的差距的,对产业的评价要客观,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自大。金融资本最忌讳见风就是雨的疯炒,而是要秉承价值投资的思路,当然价值投资不是盲目的购买低市盈率股票,而是要注意股价上涨与业绩增长的匹配,美国股市上涨很多年,可是市盈率基本不变,这就是价值投资,短期内推动股价大涨带来估值快速攀升,就是恶炒就是泡沫。这一感谢信,不会提高市场对半导体的泡沫的容忍度,也不会增加投资者参与热情,反而推升了市场的谨慎心态,不利于半导体短期走势,在于让我们认识到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技术还是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的,杨晓松一句话,“各个都不敢来见我”,说出了光刻胶产业的尴尬,背后可能是光刻胶产品还达不到中芯国际的要求。资本市场不需要狂热,更不需要戾气,需要的是冷静。
另外半导体上市公司各类股东减持也对市场构成重大打击,重要股东减持一直被认为是市场潜在的利空,大手笔减持往往带来股价短期重挫。大基金每一次减持都会对股价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他重要股东减持也造成股价冲击,周一全志科技跳空大跌14.21%与股东减持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全志科技7月30日晚间公告,公司股东龚晖、张建辉(现任公司董事长)、丁然(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侯丽荣(现任公司董事)、李龙生(现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财务总监)计划合计减持公司不超过4.5617%的股份,周二继续下跌6.95%。周二跌停的北方科创也存在股东减持,8月2日晚间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数量累计不超过496.52万股。
三是政策的变动,芯片半导体是中国卡脖子技术,也是国家大力扶持的产业,但是因为疫情冲击带来整个产业链的变化,造成供应严重短缺,涨价成为全世界主基调,其中也有囤积居奇的炒作因素,针对半导体短期价格暴涨,下游企业无法转嫁成本叫苦不迭,引起监管重视。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关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秩序,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既然监管当局立案调查,说明已经掌握了部分证据,这一监管举措,可能会带来芯片半导体价格的回落,这对于处于高位的半导体上市公司是一个绝对的利空,所以周二半导体崩了,出现了18家公司跌幅超过10%,只有八家公司跌幅小于3%。
半导体是市场热门赛道,本次大跌是牛市中的一次急跌,还是走势就此逆转,出现中级调整,我个人认为很难判断,但是部分涨幅过大、估值特别高的上市公司还是需要特别的警惕,对于涨幅不大、估值相对合理的公司可以逢低关注,目前尚有部分半导体公司的PEG小于1 ,照搬教科书的观点,还是存在低估的,未来可能会被资金挖掘,成为较好的投资标的,毕竟半导体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政策不会改变,加上供应链的紧张,价格很难出现大跌,部分产品价格依然会坚挺,公司成长性还是比较确定的。调整挤出泡沫,就是大浪淘金见真金。
这是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