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有高低贵贱之分吗


 艺术有高低贵贱之分吗

喻建国

    今天小孙子问我一个问题:“艺术有高低贵贱之分吗?”我想了一下做出了回答:“艺术有高低之分,但无贵贱之分。”

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艺术通过形体组合过程、音响搭配过程、空间展示过程、故事叙述过程和生命延绵过程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因为形体组合的难易,由于音响搭配的难易,也因为空间展示的难易,艺术呈现了高低。至于故事叙述的水平,生命延绵触及时空的客观价值,这些也能决定艺术的高低。

艺术贵贱是由欣赏者的社会地位来决定的,某一项艺术若是欣赏者多为社会地位高的人士,它就显示为贵,若是欣赏者多为社会地位低的人们,它就显示为贱。但是艺术本身并无贵贱。

三峡纤夫的号子当它在高雅的音乐厅中回荡,听众们全是社会上的精英阶层,此时的三峡纤夫号子就显现为高贵,若是三峡纤夫号子在三峡的纤道上回荡,它就不可能显现为高贵了,只能是低贱了。而三峡纤夫号子本身并无贵贱之分。当三峡纤夫号子被加工提升,让它的音响臻于高难和复杂,它的艺术性就高了,原始的三峡纤夫号子的艺术性就低了。

艺术是一种融合: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融合,感性体验与逻辑认知的融合,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融合。

形象把握即个体对存在的空间展现的把握,理性把握是对存在本质以及其规律的把握,具有抽象性、间接性和普遍性。个体对感觉的敏感强度很高,容易感同身受,情感丰富;逻辑认知就十分强调理念要素,是十分客观的。审美活动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与世界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展现,是人们操持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来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存在的过程。人们的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合即造就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存在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和感受。

小孙现在学习艺术和绘画,学习时装设计,他确实需要对艺术要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当一个民族在世界上足够强大时,它的文化中有许多存在将被视作艺术,而一个民族不够强大时它的文化中有许多存在就不会被视作艺术。

阿炳,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青年时因患眼疾导致双目失明,一生坎坷,35岁失明,57岁离世。他曾创作了百余首民乐曲,他经常身背琵琶手提二胡在无锡街头和惠山一带演奏,讨钱,谁会认他的演奏为艺术,只是讨饭的胡扯。唯有在中国完全独立于世界时,他的乐曲才成为了艺术珍品。现在他的乐曲经常在祖国各地的音乐演奏厅中演奏,也在世界很多重要的演奏厅中演奏,他的乐曲被视作人类的艺术珍品。二胡不也一样,过去二胡上不了高雅的厅堂,现在二胡和小提琴并驾齐驱。二胡的音色以及二胡的演技全部臻达极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