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璧山区城市规划
璧山把都是“后花园”打造成主城都市区“迎客厅”。 科学的空间规模和合理的产业布局,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构筑都市区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异;加强郊区小城镇建设,提升小城镇对郊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服务功能,形成聚集效应,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保护郊区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璧山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成渝地区的“桥头堡”、主城西进的“第一站”, 在璧北区域,规划建设301平方公里大健康产业生态区;
在璧西区域,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国际体育产业生态区;
在璧南区域,规划建设50平方公里临空产业生态区、160平方公里农文旅产业生态区;
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重庆产教融合生态区(大学城西区);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西部(国际)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区;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区(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
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基础之上,全力打造主城都市区“迎客厅”。
城市空间格局,更为满足城市提升、产业发展、项目落地的现实需要,
璧山将通过“1+3+N”科技创新体系,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生态、构建帮助人才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才生态、聚合科技创新平台的研发生态、打造促进科技成果快速孵化落地的产业生态、形成从种子基金到产业引导基金全链条的金融生态等“五大生态”创新。璧山已开始打造“1+3+N”科技创新体系,即打造大学城创新生态区、建好3种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若干企业自主创新。
“Forest”森林秘境,严格按照海绵城市的生态人居要求打造低密社区样本,同时因地制宜打造两轴十六园景观节点。在这里,处处“自然洋溢”。
“Idea”智慧生活,首次将独创的“5G”智慧带到璧山,将时新的科技住宅理念植入社区;
“Theater”美学剧场,在公区、尤其是架空层的打造上颇费心思,涵盖全龄段生活的各种休闲方式,颐养、童趣、书画等形式丰富,为生活赋予更多美学色彩,丰富业主的社交生活。
蔡律 2021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