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5月10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作业帮和猿辅导两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均处以警告和25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消息发布不久, 作业帮猿辅导分别被处250万顶格罚款也上了热搜榜。
“班主任1对1同步辅导”、“微信1对1辅导”、“××1×已抢购成功……没有名额了”……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当演员绘声绘色的把家长们忽悠了一番后,家长们掏钱的那一刻谁都不会想到“与联合国合作”是假的,教师任教经历是假的,“×××已抢购成功”是假的,与优惠价相距甚远的“原价”“划线价”也是假的——痛心!
3月份,《人民日报》推出系列报道,“四问校外培训”,直面教培行业广告营销、超标应试、唯分数论、包装名师”、预收费等乱象,发问“这是做教育,还是做生意?”“这是教知识,还是教套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怪圈怎么破?”
为了孩子的教育,许多父母由于对自己未来人生不确定性的担忧,对未来的样子没有足够的把握和能量,所以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全感。作为父母,孩子是她唯一能掌控的,所以她将自己对未来所有的期许都押注在孩子身上。于是,只要是对孩子学习成绩有提高的各种宣传品趋之若鹜,这也正是这些校外培训机构异常火爆的原因,也是苦心的父母经常上当的原因。
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从我们的父辈开始,到我们这一代,再到我们的下一代,时代在变,而我们对分数的追求一直没变。学业要成长,关键在于让孩子专注学校课堂教学,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作为家长的我们更应以满足孩子个性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不能脱离孩子实际和盲目跟风从众,一定要科学理性的选择课外辅导。
市场监管部门依据价格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严惩校外培训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给我们每个家长一次深刻的教训。下一步,教育部门应该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让教学内容回到尊重规律、尊重学生的正轨,让教育回归到帮助学生成长、丰富学生生活的初心,不要变成资本逐利的机器。请家长朋友们客观理性看待课外辅导。
声明: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文中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