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涧
去年的今天(3月 17日),《一位高中生给“方方阿姨”的信》火爆全网,引发自媒体广泛讨论,许多人纷纷仿效该作者的书信体各抒己见,一时间网络上满屏都是书信,于是有人戏称这一天是“全网写信日”。
3月19日,善抓热点新闻的头条号,当天推出了#一位高中生给“方方阿姨”的信#微头条创作征文活动。征文要求:假如你是方方,如何给高中生写一封回信。限定300字。
笔者作为疫情困陷在城的武汉市民,与方方老师一样亲身经历过大疫灾难的惊恐和无奈。自然,对这封来自外省隔城
庚子已经过去,辛丑正在当下。英雄的武汉挺过来了。
感恩党中央!感恩全国人民!
同时,包括方方在内的全体武汉市民,也应该为每一个的自己对抗疫作出的贡献点赞!
回首庚子之春,武汉要不是遭遇大难,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不会亲临前线鼓舞士气,全国数万医护工作者不会涉险逆行齐聚会战,火神山、雷神山重症医院不会火速抢建,方舱医院不会多区布点,省委、市委一把手也不会紧急换帅。
封一座城,护一国人。正是由于武汉大难和武汉人的坚韧,才有全国媒体的聚焦报道,也才有像方方一样的许多市民的实时记录。
真实的历史,需要所有当下的报道与记录的影像和文字进行拼连,缺了某一项,历史的记忆就不是完整的。
正像陈坤和周迅合作旁白
然而,一些远在外省对疫情重灾区没有感同身受的人,却心怀叵测地跳出来,指责身困疫灾孤城的方方,记录的文字过于凄惨。甚至一位某平台号“犀利声”的“高中生”也专门写信,给这位正在以宅家抗疫的爱国实际行动现身说法的60多岁的老作家,上一堂“正能量”和“爱国”的政治课。
读了这封信的内容,让笔者回忆起了曾经的荒唐年代,“红卫兵小将”们高喊革命口号揪斗学校老师的情景。所幸的是,那个年代早已终结了。否则,方方老师又要被关进“牛棚”挨斗挨整了。
今天又到3月17日。
因为一度火爆,所以值得重聊。
一年前给“方方阿姨”写信的那位“高中生”,不知是否还在高中就读,抑或因为这封信的火爆成为网红被保送进某大学了?
一年后,他是否还会以“高中生”署名,再给哪一位作家或名人写信?
笔者希望他的信,不要再犯明明是自己杜撰的“作家”含义,却要赖在度娘身上的低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