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衡看中国进一步机构改革


 从制衡看中国进一步机构改革

 

关于中国目前的机构设置情况,其形成有自身的历史背景,当前的几套班子的设置,演变过程都有一定的缘由,比如说党政分开,这是改革开放之初学习和引进西方学术思维导致的结果,而四套班子的设置,一开始就有分权制衡的考量。这些年经过多轮的机构改革,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机构重叠,制衡效果有限,行政效率因为人治痕迹偏重而偏低的现象还没法根本改变。2018年的重大调整,纠正了党政分开思路下遗留的一些缺陷,加强了党的全面领导,尤其推进纪检监察合一,但是也还没有彻底改变。改革分步走也是对的,相应的思路下的进一步改革有待进一步探讨。

对于中国管理机构设置,其实放弃党政分开的思路限制,在权力制衡和合理分工上进行重新整合调整,还是比较好安排的。适应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委常委会议决策主要形式,去除政府独立系统,效率会进一步提高,实行各板块分工制衡会有更好效果。党中央领导之下,军权独立成系统,实行主席领导下的军委负责制,司法审判独立成系统,实行首席制大法官会议制度,此外将所有其他工作分工为九个板块,分属九个常委分工专业化负责,相互协作相互制衡是比较理想的取向。九大板块大致为:书记分管政务与决策服务(包括办公厅、政研室、规划、统计、编办、国安、政务办、机关事务管理等)副书记兼政府首长分管建设、工业、科技等建设性工作(包括发改、工信、科创、住建、交通、水务、国资、税务人大主任分管立法、执法、审计监督工作(包括人大、检察院、司法、审计政协主席兼政府常务副长分管政协财政金融工作(包括政协、市场监管、金融监管、财政)。纪委书记分管纪检监察档案工作组织部长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组织部、公务员、人力资源保障、机关工委、退役军人、老干宣传部长分管宣传教育舆论工作(包括宣传部、教育局、文广旅游、网信办、新闻出版、文明办政法委书记分管安全质量与政法工作(包括政法委、公安、卫生健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医疗保障、城管和综合执法、应急统战部长分管统战、民政、商务等工作(包括统战部、民政、商务、民调、侨办、台办、民宗局、外事群团所有具体机构都建议党政合一,书记和首长一肩挑(首长为非共产党员除外)。

关于监察的互相制衡,统计、税务、财政、审计、档案、民调、分类监管和综合监察调查都有数据和事件监督监察功能,错开分属有利于进制衡,避免作假和作弊,所以分属位常委各管一摊并定期向常委会提供研究分析报告。关于经济工作,规划、投资建设、市场管理、质量监管、资源管理错开互相制衡安排也要清晰,可避免环节串联,有利于监督制衡。建议相应分工合理化确定之后形成相对稳定的法定架构,上下一致。

现在的架构除却党政制衡的不合理之外,地方机构层级的不统一也需要加以梳理。当前地级以下,有些是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有些是三级政府四级管理,建议统一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也就是市一级和区(指高新区、新区等功能区)街镇两级政府,加上社区派出管理机构。当前所谓较大市设有区县一级,建议不作为一级政府,功能逐渐削弱。这样地方政府进行规划和资源掌控的统一,做强市一级政府规划和资源掌控,取消区街镇规划调整权,逐步向服务型基层政府转型。建议市一级普及立法权,实现规划与立法的统一,也就是规划必须是法律调整行为,利于推动和实现真正的法治。现在不是较大市没有立法权,其相应的规划和资源审批权的设置都不是很规范,这是各种不合理执政行为产生和存在的一个主要根源。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