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 如何对待“先富起来的企业家”?


共同富裕  如何对待“先富起来的企业家”?

 


对于共同富裕,当前市场上有一个焦点是,应该如何对待“先富起来的企业家”?有观点认为,中国当前的贫富悬殊、阶层固化,企业家要负很大责任。

 


事实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民营经济的发展一直与国民经济紧密交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规模实现了成百上千倍的增长,如今已经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201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民营企业体系,就没有现代产业体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就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民营企业带动的就业和经济增长,对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贡献很大,如果没有民营企业家,没有民营企业的创业和吸纳就业,可能穷人得到的好处,要比现在少得多。如果没有民营企业家,也许没有富人,但穷人也不会得到这么多收入增长。中国贫富差距、阶层固化等等问题,有诸多原因,不能把逻辑过于简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