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人人盼望自己的儿女冰雪聪明,带来美好前程。然而,诗人们对聪明却有不同的理解。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诗词俱佳。元丰二年的“乌台诗案”使他跌入人生的谷底,经历了人生的生死劫难,被贬到黄州做副团练使。也许上天怜悯眷顾,此时,他的侍女王朝云给他生了个儿子,于是他写了一首《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一个“望”字写尽了人们对孩儿的殷切期望,一个“误”字道出诗人的辛酸苦楚。尽管语气戏谑,基调反讽,但是对孩子的期望还是很大的,即使自己官场失意,差点丢掉性命,还是希望孩儿“朝中挂紫衣”,走上“学而优则仕的”读书人生。经历大劫难之后,希望孩儿一生“无灾无难”,一生平安。如何做到呢?苏轼提出了“愚且鲁”的方式。这初看似乎是坑儿子,抑或是愤懑不满之词,实则是他的人生哲学。大智若愚才是人生赢家,人生锋芒毕露,并非就是聪明,这是苏轼对自己人生的反思,痛定思痛。他笔下的聪明就是“大智若愚”,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的《洗儿诗》也引来了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如何看待“聪明”。明代文学家朗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载了一位身居杭州的先辈瞿存斋的一首诗,“自古文章厄命穷,聪明未必胜愚蒙。笔端花与胸中锦,赚得相如四壁空。”作者模仿苏轼的《洗儿诗》,道出了一个更为残酷的事实,妙笔生花、文采斐然,才华横溢,却越不受众人待见。印证了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的文学悲剧。人格独立、品行高洁、才华出众的人,虽很聪明,却没有好结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聪明而又有才华,难为世人所容,瞿存斋道出了"聪明”的结局,客观反映了当时社会“才”与“禄”不相匹配分配机制。
明末清初著名才子钱益谦写了一首《反洗儿诗》:“东坡养子怕聪明,我为痴呆误一生。但愿生儿狷且巧,钻天蓦地到公卿。”在他看来,在当时的社会,要想混到公卿,最好是心胸狭窄,投机取巧,不断钻营,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公卿梦,这才是“聪明”,作者暗讽了当时社会世风日下,“劣币驱逐良币”,品行高洁的人难有成就。
诗人写诗话“聪明”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