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元素》:经营管理的基本认识——企业的发展困境不在竞争在员工


 

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与生存压力是非常大的。每个企业貌似都好过,其实压力非常大,只是人家不愿意让你看到自己难过的一面。我们不但要面对市场的残酷,还要面对竞争对手的全面碾压,甚至是,不在你的视野内的跨界者的突然杀出。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我从来都是这么讲,无论是你做互联网,电商,还是传统实体,你都能感觉到,运营的重要性,而运营又有很大规律可言的情况下。更不用讲电商,电商可能是互联网发展以来,套路最多,总结最多,分析分享最多的一个细分类目。谈到运营,我们总是对外求方法,求答案,当然,只要你善于搜索,你总是能找到令自己还算满意的答案。

但是在运营管理上,这种答案就变得有千篇一律之感,甚至是你根本就不知道,对方的思路和方法是不是对的?那是因为大部分的管理者都是从原有的传统行业转换过来的,用本身就传统的经验来管理一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互联网就会缘木求鱼远走越远。对于运营管理,我一直都是学习者,实践者,和反思者。之所以将这一篇作为本章的第一篇,其目的就是想告诉我们的运营管理同行们,我们所求的方向可能是错的。哪怕就在传统产业的管理中,管理的出发点,就已经发生了偏差,这是一个简单认知:

柳井正说,行业是过去,顾客是未来,不要过分关注竞争对手,而要全心全意地以顾客为中心展开经营。当顾客感觉不便时,经营者应该努力冲破常识,想顾客之所想———这是个普遍真理,只是不同的领域具体做法有所不同,2B领域很多时候大家都是盯着对手打,对手有的都要有,无论是否创造了客户价值,其实真正的优秀的B端产品需要不断的去探索客户的价值,拼功能不是未来,让客户获得价值才是差异化,而不同的客户由于其企业业务不同所需要的价值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正是这样的差异让所有优秀的B端产品都是平台思路,B端产品的竞争最后都是平台之争! 当然,这里讲的是对外,现在,我们将目光放置在自己身上。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很多管理者,就是企业的当家人,往往不愿意承认,企业本身是有内部矛盾的,因为我们的眼睛总是盯着市场,盯着业绩,盯着竞争对手,忙着去拼杀,唯独忽视了自己。当然,作为内部矛盾来讲,又是呈隐性状态,这个矛盾就是,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员工的状态通常不配套。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发生着种种摩擦,并没有将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一致化。用中学的哲学知识来看,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发生了矛盾。

认知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重要,那是因为只有跳出这个认知,方才能见识到另外一个更大的世界,这正如有些人问到的,做电商就一定要线上开店吗?通常的情况下,好像是一定要的,但如果你的认知提升,你的答案,是否,是评估对方的条件与优劣势以后再给出的答案。这就是认知和见识。如果说,今天我们谈到电商,还在谈开店,不是行业Low,是我们自己low了。

作为运营管理者,只有先明确这样一个概念以后,你就会发现,管理的目的就逐步变得清晰,我们不是为管理而管理,而是基于对“生产力”的提升而展开的管理。只有率先认识到矛盾,才能在管理实践中去想办法解决矛盾。

而我接下来所讲的内容,都是我实践的点滴,认知,反思,再实践。邓总都说了,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不信你去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