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一首
2020年6月25日 星期四 端午节 雨 23°C
与现在的小朋友们不能比,30年前我20岁大学刚毕业时,才在一个同学给我的来信中读到杜甫的《旅夜书怀》,很是喜欢。以后我常常在思断神乏中信手书此诗句,有时甚至一气写上好多遍,几十年下来,少说也上千。几成入静“启蒙”的习惯。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是杜甫垂暮之年所吟咏。诗圣之所以为诗圣,是愈老愈香,自766年55岁到768年57岁临终前(770年59岁秋冬卒于湘江长沙回岳阳段的小舟上)这三年间,写下一生中三分之一以上也是最辉煌的诗篇,其中近两年居住在奉节、一年在湖北湖南长江和湘江水域的客舟上。
有关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说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秋,此年春夏之交,杜甫携家离别成都草堂,乘舟顺岷江东下,经眉山、乐山、渝州(重庆),秋到忠州(忠县);另一说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春天,此年正月中旬,五十七岁的杜甫携家人乘舟去夔出峡,过宜昌、荆州、三月到江陵。
我更倾向于此诗作于768年春长江江陵水域的小舟上。杜甫与李白是相知相望的诗友,应该早已拜读过李白《渡荆门送别》,定推崇“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俊逸韵味与磅礴格局,这首诗正是天才少年李白23岁出蜀报国、“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舟”游至荆门所作。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承颂此神韵,且更为厚重博广,正显出老道诗圣与少年诗仙的不同。
突然联想起唐代大诗人中,出生于河南一地的占据大多数,这与唐代的中心是陕西“长安”相“悖”。除李白,再加三王一孟,王勃、王昌龄、王维、孟浩然,还有杜牧,柳宗元等以外,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李贺、元稹、韩愈,还有留下七律中冠绝古今的《黄鹤楼》的作者崔颢,个个都是出生于中原大地的大诗人,估计他们的名句名篇至少占据唐代诗人的名句名篇六、七成以上。科教文明与商权中心之间,不是等号。
2020年已过半,中国以外的肺疫愈加严重,我们能够独善其身?人类的身心精神与物质承受能力,强压下越久越弱。不确定的岁月,来日最是难以想象。当下确定是全球第三产业除了货币金融、“虚拟”人生、“吃药”、证券房产与商品投机、安全等以外,几乎全军覆没。全球都在滥发钞票,不劳而获,这救不了绝大多数老百姓。
心怀人类文明的我,是独自飘零的天地沙鸥?咏和诗圣一首歌。
《端午节·浦江早晨》
2020年6月25日
雨云送凉夏,大水远孤舟。
心含平野静,神通天际流。
平生独一志,地老何堪忧。
喜见芙蓉秀,出水映飞鸥。